獴 与 海 豚


 

海 豚

             沈东子

 



一)《Meerkat》(《獴》)

童年时看过一部印象很深的电影,是阿尔巴尼亚或南斯拉夫拍摄的,讲述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子,两兄弟在礁岩间捉迷藏,弟弟跳下一块岩石,那石头上盘着一条褐色的毒蛇,只听传来一声惨叫,弟弟掉进了海里。接下来出现了一种小动物,奔跑在山林田野,似乎是为了替那弟弟报仇,专门捕食各种蛇,什么蛇都敢咬,连巨大的眼镜王蛇碰上它,都会被它咬死吃掉。那时候我还小,四五岁的样子,还没能力看明白电影到底说什么,甚至不清楚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最近看了一部叫《Meerkat》的纪录片,才知道里面那如精灵般游动的小动物叫獴。

 

獴不但不怕蛇,简直就是蛇的天敌,在獴的眼里,蛇就像我们眼中的黄鳝,味道好着呢,那么它不害怕被蛇咬吗?一点都不害怕,一来獴体态灵活,蛇咬不着,二来它对蛇毒有免疫力,这点最要命了,大家都知道人类天生害怕蛇,对蛇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来在伊甸园里过得好好的,碰上蛇后就乱了分寸,整天琢磨床上那点破事,别的事什么也记不得,所以对蛇的畏惧,藏在人的基因里。

 

獴就不一样了,估计是早期老被蛇咬,经过漫长的进化,血液里产生了对蛇毒的抗体,于是根本不把蛇放眼里,不但要吃蛇,吃之前还喜欢戏弄一番,逗蛇左晃一下,右晃一下,逗到对方筋疲力尽才开吃。獴不仅不怕蛇毒,对其他动物的毒液比如蝎子毒也有免疫力,这是这种小动物最厉害的地方。蛇的致命武器是毒液,想想看,毒液不起作用了,蛇的牙齿还有什么可怕呢,无非咬个小洞,跟被鸡啄一口也没什么两样。这部影片拍的是非洲獴,与我童年时看到的欧洲獴不太一样。听说中国有云南獴,只是听说,没见过。

 

如今许多动物都成传说了,我小时候在城市里见过偷鸡的黄鼠狼,像只小猫一样在夜色中急速穿行。不但动物成传说,一些动物擅长的活动方式也见不到了。曾在漓江边见过老鹰捉小鸡,一只鹰在天空盘旋着,忽然朝一群小鸡一头冲下来。这时一只羽毛花斑的老母鸡发出咯咯的警告,迅速张开翅膀,所有的黄色小鸡瞬间全都钻到了母鸡翅膀下。那次在老母鸡的英勇抵抗下,鹰一无所获,扇着巨大的翅膀朝象鼻山飞去。

 


 

二)《The Cove》(《小海湾》)

日本与澳大利亚为了捕鲸的事,最近又开始相互指责。有朋友推荐我看这部片子。Cove是小海湾的意思,这里的小海湾是特指的,指的是日本和歌山县一个叫太地的小渔村。和歌山这地方距大阪不远,是个有名的旅游去处,在介绍它的旅游小册子上有这样的句子,可以“体验在游泳池中与海豚一同游泳,不会游泳的话,也可以给海豚喂食,或者与海豚握手”,看上去人与动物相处和谐,真是其乐也融融。不过看过The Cove后,发现事情远不是那么回事,优美的情调背后掩藏着惨烈的现实,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比较符合大和民族的性格。

 

在动物世界里,海豚是人类比较喜欢的种类之一,也是最有灵性的,动作敏捷,形体光洁,对人类没有侵犯性,频繁出现在人类创作的童话里,听觉特别发达,据说声纳技术就是根据海豚的探测原理研究出来的,因此称海豚为海洋精灵毫不为过。那么日本人是怎样对待这些海洋精灵的呢?太地满街都是海豚的标志,甚至还有海豚博物馆,似乎当地人非常热爱海豚,但是他们有一个秘密,非常害怕被外人知道,那就是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对海豚的集体屠戮。太地附近的海域是海豚每年回游的必经通道,每到这个时节,他们利用海豚的敏锐听觉,用金属器具在水下制造刺耳的噪音,破坏海豚的声纳系统,最终将它们赶进海湾进行捕杀,整个海湾一片血红,而在海豚馆里,幸福的日本观众一边嚼海豚肉,一边看海豚表演。

 

日本人为了防止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严禁任何陌生人进入捕杀现场,于是秘密一直被保守着,直到有一天,几个美国人冒险翻越山林,才将残忍的画面公诸于世人。不要以为日本人占了天大的便宜,海豚肉含有高比例的汞,汞中毒会导致双腿佝偻,身体畸形,最可怕的是导致婴儿先天性缺陷,这种疾病叫水俣病,得名于一个叫水俣的日本城市。这个酷爱海鲜的民族,同时也是全球水俣病患者最多的民族,水俣病与残害海豚之间有什么关联,日本人讳莫如深。曾有记者问日本水产大臣对此事怎么看,他操着蹩脚的英文说:我不认为水俣病,跟吃海豚肉,有什么关系。这是几个热爱海豚的美国人偷偷拍摄的影片,与轰轰烈烈的全球化浪潮相比,他们的声音何其微弱。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