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然前景人们都看好,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没有消退之时,但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大、风险高,规模化生产需要大量投入,产品推广应用初期成本较高,新兴产业从投资到见效的运作周期长,需要资金量大,一般的短期社会资金难以支持,这就要政府作出相关政策时,必须加大经济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国际经济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理念,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既是我国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切入点。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重要的阐述和部署,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部机关处以上干部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大会上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其实质是新兴科技的创新,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传统产业密切结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但如果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些目标,政府必须增加在研发、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投入,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一整套套政策配套体系,否则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面对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今后很长时间的战略目标,为促使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处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关键时期,有志于在新兴产业方面获取更大发展的企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二、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将资金安排与节能减排的亮点挂钩,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市场,推广节能产品,政企合力形成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系统化性机制。
三、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把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破除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完善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只有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敢于投放到新兴产业方面;只有政企联动,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只有政府把支持新兴产业的各种政策落实到实处,新兴产业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后盾。因此,发展新兴产业不要只是在舆论上造势,不要只是放在口头上和文件中,最重要的拿出实际行动才是关键!
发展新兴产业拿出实际行动是关键
评论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