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海盗”这个引人遐想的词,在海盗的故乡挪威终于变成了无处不在的具象。
在奥斯陆街头,随处可见海盗文化的痕迹,当然不是骇人的那种,而是卡通或自嘲过的海盗符号:夸张的头盔、粗犷的T恤、甚至颇有幽默感的冰箱贴。
来到奥斯陆的第二个白天,我终于有了机会,会一会想象中的维京海盗。开车前往维京博物馆的路上,一路花木扶疏,许多晨练的挪威人不时友好地彼此问候——想想看,他们竟是当年凶残海盗的后裔!
有意思的是,挪威人并没有对当年四海掠夺的海盗时期讳莫如深,甚至,他们还专门修起了海盗船博物馆,将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显影。我忍不住思考起这背后的胸襟和意识形态。
维京海盗头盔,给人一种冰冷、残暴的感觉
海盗来啦
我们是海盗,凶猛的海盗
左手拿着酒瓶 右手捧着财宝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
美丽的姑娘们 请你来到我的怀抱
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
在骷髅旗的指引下 为了生存而辛劳
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
永远没有终点 在七大洋上漂荡的海盗……
据说,这是一首古老民谣《海盗之歌》中的一段,我无从考究出处,也无法找到歌曲,可看过这段逍遥自嘲的歌词,都能感受到海盗生活的传奇神秘和无奈辛酸。
提到挪威的历史,无法绕开两个字:海盗。
他们曾经野蛮血腥、粗豪不羁、漂泊天涯,用他们让世界闻风丧胆的速效暴力,制造一个个黑色的传奇。
原始的蛮荒气息,凶残又极富声望的维京海盗,曾让多少人闻风丧胆!
维京人(Viking),一个跨越上千年时光的称谓。
当时,欧洲大陆更多地将Viking称为“Northman”,即北方来客,这也正是今天挪威(Norway)一词最早的历史渊源。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他们通常就等同于古代“海盗”。对北欧,尤其是挪威人来说,那是一个尚武和征服的辉煌时代,饱含着神话与英雄的传说。
因此,在北欧的语言中,Viking一词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从8世纪到11世纪,维京人因为国土贫瘠,难以为继,就以“海盗”的名义四处征战,侵略邻国,所向披靡,令欧洲各国听之变色。
号称“维京最后一个英雄”的哈拉尔德,在统一挪威的征战中促使北欧海盗向海外拓展,也正是他们发现了格陵兰,移民冰岛,曾一度征服英国,甚至把影响力扩展到爱尔兰……也正是这位英雄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盗”王国,并创建了今天挪威的首都奥斯陆。
从朋友间的聊天里,我发现如今的挪威人,其实并不打算忘记祖先的这段也许太过生猛的历史,甚至更不忌讳自己民族的历史被打上鲜明的海盗文化烙印。在他们看来,海盗虽有抢掠的意思,但更有开拓的意思。譬如说,冰岛原本荒岛,正是有了挪威人带着奴隶来到岛上殖垦蛮荒,才开启了冰岛的新时代。
影片中的维京人,总是那么的热血沸腾,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发出慑人的声响!
维京海盗船博物馆
在我那喜欢胡思乱想的脑袋中,早就对海盗船向往已久。亲眼目睹海盗船的念头让坐在车里的我兴奋不已。在那冰冷潮湿、狂风呼啸的夜晚,他们怎么度过?在那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白天,他们怎么掠杀?在那无边无际、无望无助的海上,他们怎么航行?在那美丽富饶、绿色如茵的岛上,他们怎么抢夺?他们,只是为了生存吗?
比格迪(Bygdoy)半岛与奥斯陆市街隔海相对,许多博物馆集中在此,其中就包括维京海盗船博物馆。
真是个不错的日子,蓝天碧海白云微风,博物馆内人来人往——很不可思议,听陪同人员介绍,这里竟是挪威最火的博物馆,不只是外国游客,连挪威人自己都很爱到此一游再游!这个事实引我思考良久。
在现代挪威人的眼里,海盗形象早被以娱乐的名义提纯和美化,远离血腥和暴力,而成了勇敢者的化身,并刻意强调其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性格特征。为此,专门设立的维京海盗博物馆,最大的使命就是弘扬“海盗”精神,宣扬海洋文化。
霸气十足的维京人海盗船,所向披靡!
海盗船博物馆拥有的大量海盗时期的出土文物,许多都是海盗时期贵族的陪葬物,其中最能代表挪威海盗历史文化元素的,便是馆内存放的当年留存下来的三艘巨大海盗船。它们是过去100年间在奥斯陆峡湾附近的坟场出土的,日期皆可追溯到基督教尚未在本地传播的九至十一世纪间,都是当时活跃于北海和地中海的海盗所制作和使用的船只,用优质木料制造的,反映了古代挪威人卓越的造船技术,见证了奥斯陆海湾海盗历史的久远和悠长。
科克斯塔德号(Gokstad)是一艘相当大的海盗船,气势宏伟,据推测为九世纪时海盗首领的船只。细长优雅的线条,充满速度感,且能耐常久的航行,排水量大。想当年,它可是雄霸于整个北海及大西洋海域!博物馆的说明上说,1883年成功航行于挪威与美洲大陆之间的船只,就是根据这艘船建造的。海盗的勇猛,必定是由顶尖技术支撑的。
优雅华丽的奥塞贝丽号(Oseberg)则是九世纪奥沙女王的葬船,充满了女性般优雅细腻的装饰及雕刻。船的前端上翘成一道修长优美的弧线,就像黑天鹅高贵的长颈。传说与她一起下葬的,还有无数她生前钟爱的珠宝和宠物。
见证最原始的海盗船,于游览中感悟维京海盗曾经的辉煌!
左手边的杜内号(Tune),1867 年出土时只剩下了船底部分。女王平时所用的杂物及一名女婢,被一同陪葬在此,现在,博物馆还是真实呈现了海盗船出土时的模样。杜内号与科克斯塔德号一样,也能在海上长久航行,并可作为战斗船舰使用。
像在古罗马一样,海盗船以桨的多少来划分级别,比方说六桨船或四桨船等。大型船如果要求每个水手都人手一桨时,那就要以横在船上的桨手坐板的数量来确定船的级别。
科克斯塔德号和奥塞贝丽号分别为15坐板和16坐板船,每条坐板上坐两个桨手,另外还有观向员、船长等,所以,这种船的定员编制大概在35人左右。这在当年已是十分恢宏富丽的船只了。
那个时代的海盗船,船舵不是安在船尾,而是在右舷。船头有个可拆卸的龙头装饰,因此,这种船也被称为“龙船”。当船驶进自己港口时,这种装饰通常要被卸下,以免恶狠狠的龙头破坏了气氛,威慑力不言自明。
由此,也不难想象,当某天,敌人在海面地平线上,突然看到几百个龙头上下浮动,缓缓逼近时,他们心里会是怎样的恐惧与无措。
气势恢弘的场面,仿若身临其境,感受他们的厮杀呐喊……
这些美丽的展品,述说着海盗时代的传奇和辉煌,也激荡我脑中澎湃的想象。
历史固然无法回放,可是关于海盗的梦想,确是长久不灭。即便乖巧如彼得潘的女朋友温蒂,也照样会每晚枕靠着红手吉尔的海盗梦入睡。
拜伦也曾用他招牌的华丽诗句,吟咏过海盗生涯绝美的豪放和不羁的自由:“凡是懦夫躲避的,我们反而热烈地寻找,那使衰弱的人晕绝的,我们反而感到,感到在我们鼓胀的胸中最深的地方,它的希望在苏醒,它的精灵在翱翔。”
我敢肯定,挪威人经典的海盗精神是不灭的,他们血液里属于海盗的那一份不羁和冒险情节永远不会褪逝。
即便在今天,在这个早已不同于故去的挪威,那种自由、洒脱、豪放与超然,存在于挪威人生活与思想的各个角落,他们握紧了舵盘,用一种海盗般的浪漫乐天,行驶在无尽的精神海洋之中。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精彩系列:
礼品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备注:
1/凡在2010年1月4日至 12月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email protected];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