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性如此冷漠?


 评论:                     为何人性如此冷漠?

                                                文  陶凯龙

     据报载:在北京某区一位女士带着5岁的小女儿乘坐出租车到公园,途中遭遇车祸,在孩子被困火中,自己双腿折断的情况下向周围围观的百余人发出救救我女儿的呼救,令人不解的是周围没有一个人上前施展救援,直到5岁的女孩被活活烧死……冰城哈尔滨,一名在医院工作的女医师,为了骗取百万元的保险赔偿金,竟然将母亲送进火葬场……

     凡此种种,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何人性如此冷漠?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崇尚以德服人,以仁义治天下,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太多的残酷现实的事例让一心做好事的人不相信好人有好报,也不相信付出就有回报,没有回报最基本的也不会遭遇报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可以带动一个群体的行为影响.

     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里面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国民道德素质标准,应该是一个国民做人的基本准则.而那些暴露在新闻媒体下的丑恶事件说明了什么?而没有暴光的又有多少?

     当然,我们也相信在 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是好的,毕竟人心向善.

     但是通过反面的教材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问题,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新型社会转型的时期,各种压力的增加,使人们推心置腹的交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阿谀我诈.真正的亲情.友情.爱情也大多数掺杂了原本不应该有的名利等色彩.

     是的,不可否认当今的社会在进步,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在提高,所以我们现代的人被称为现代文明人.可是真正拿一些道德的标准衡量自己,真正的有多少人经德起考验呢?当自己一个人扪心自问的时候,是否可以无愧于祖国人民,无愧于亲朋好友,做人不仅仅为自己而活,人性才是最重要的,正像感动中国里面的那些人物,他们不仅仅是道德模范,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生物界,被我们称为低等动物的物种里面,很多物种懂得反哺之情和团结互助的道理,也因为如此那个物种才可以在复杂的生存条件下继续繁衍生存.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以独立生存,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一个人无论身在何种环境,遭遇了什么样的遭遇,难得的是葆有一颗仁爱之心,不论他是形式上的成功者或者失败者,他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保持了做人的本色.

     这个世界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世界,每一位成员不论他来自何方,他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和朋友.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这是良心也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