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e案二:建议尽快全面推广电 子发票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纳税人之间通过网络开展商事活动已变得越来越频繁,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共同借助网络资源,处理涉税事项,也是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目前全国发票管理现状而言,国家每年因虚假发票而损失的税款应是成百上千亿元计。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因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报税发票及货物运输发票等造假,每年都会产生涉税大案,经常有“人头落地”的惨案发生。其他普通发票的违法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一般对外公布的邮箱里,就天天都能收到优惠税率代开发票、通过验证后再付款的邮件;小汽车在等交通信号灯的时候,就有人上来递交代开发票的名片。

目前,税务部门在部分纳税人中间推广使用的税控设备,其操作模式是:纳税人月末将当月税控机开具的信息导入一个电子介质,然后通过这个电子介质登门向税务部门申报,税务部门通过读卡设备读取纳税人发票开具信息。由于目前的税控装置无法和税务征管系统直接连接,税控作用依然有限。而大多数尚未安装税控装置的纳税人,税款流失就更加严重了。

从发票使用成本方面看,目前由纳税人花钱购入指定的税控设备,虽然税务部门按照税控设备的价值,给予部分税款抵扣,但纳税人还是需要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而纸质发票的印制,其成本则完全需要纳税人买单。除此之外,纳税人还要在审批、购买、验证等环节,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尤其是目前对货物运输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复杂过于程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此外,大量纸质发票的使用,也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

有鉴于此,在中国推广电子发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推广电子发票,可以借鉴阿里巴巴对网上购物的管理模式。而且由于整个发票开具系统,是在税务征管系统内完成,其风险性要比网上交易更小。

由于发票开具具有“点对点”的特点,实行电子发票以后,交易双方每发生一笔业务,发票开具信息都会即时、准确、自动地进入税务征管系统,使每一笔需开具发票的交易信息,都准确地置于税务征管系统的控制之下,纳税人在设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具电子发票,系统只需为开出的每一份电子发票赋予一个全国唯一的交易流水线号。

推广电子发票后,可暂时保留小额定额发票,以满足停车场等特殊行业的需要。

由于推广电子发票的程序极为简单,也非常便于纳税人操作,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就目前中国的信息化水平而言,在全国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发票的条件已经成熟。目前,广东省地税局、河南省地税局,均已在当地推广电子发票,这也为电子发票在全国推行积累了经验。

实行电子发票,对于遏制税款流失,防止发票犯罪,规范市场秩序,减轻纳税人负担,减少征收成本,提高税务部门的行政效率,优化税收征管环境,均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