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集成简评


说起新车研发,以前大家都觉得整车集成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往往也认为这是自主品牌与外资企业相差比较多的地方。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底盘调校外,可能大家也算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当年我们害怕整车集成出现问题,就把整车模具包给一家公司干,所有集成的工作都由一家做。这是主机厂严重缺乏整车集成能力的典型案例。

 

其实有个非常简短的对话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一次国内一位工艺专家问一个老外,我恰好听到了。国内专家觉得对整车集成有点没有把握。那个老外谦虚地讲,他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他觉得,如果单个零部件都是好的,整车应该也是好的。一语中的。事实上,我们所担心的是,即使各个零部件都是好的,整车还是不好。

 

后来,随着公差分析、试制样车、功能主模型和综合匹配样架这些工具在国内的推广和使用,整车集成的压力越来越小。也有一些公司使用螺钉车。如果我们来看一汽上汽的几款车,表面上已经很难与合资品牌分出高下。奇瑞吉利江淮华晨等企业也是如此。只是我们花的时候略稍有点长了,我始终觉得,还可以再短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不使用这些工具仍然能够把整车集成做好的公司,更加令人佩服,他们的工程师可能是一流的,除了那种类似把整车模具包给一家做的情形。然而,我还是觉得,他们以为节省了一点成本,其实付出的可能更多。他们的好多经验,如果从汽车研发的历史长河来看,也不值一提。终究要走到世界主流的开发模式上。 

 

整车集成都赶上来了,还差什么呢?汽车零部件。这一话题留待日后再说。

 

PS:值此之际,在模具之乡黄岩预祝北京车展圆满成功!好多朋友打电话过来,询问去不去,他们纷纷赶往热闹的场面。其中非常特别的一个电话,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要回家结婚了!呵呵,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回来请他吃饭或让他请我吃饭。

 

Alilong于台州 201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