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已开始变相加息


    虽然央行的加息令还没有出来,激进的经济学家们主张的二季度加息声音,最近也有所减弱。但随着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商业银行事实上已经开始变相加息。

    上周五中国银行率先宣布了对二套房、三套房的惩罚性利率,不仅原来的7折优惠取消,而且要实现基准利率的1.1倍和1.2倍,里外里一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等于增幅近7成!虽然个贷在银行的贷款总量中占比不高,但这是对居民影响最直接的贷款,而且其对房地产市场的连锁影响更大。

    更重要的,这不是中国银行一家的行动,相信在五一前后,其他商业银行也会先后跟进,最终形成银行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较大挤压。按吴敬琏先生的观点,增加住房供应是治标,控制信贷则是治本,因此除了商业银行的变相加息行动,央行或也在考虑二季度适当时候的小幅加息了。

    这样的分析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财经》杂志的一位同事认为,反过来看,在今年新增信贷7.5万亿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房贷的控制事实上会让其他领域的贷款有所增加,比如基建投资等。这对整体经济不是坏事。

    但银行的矛盾之处在于,房贷事实上更优质的贷款,坏账少,利润贡献大。因此减少房贷,银行内心其实是不愿意的。增加其他贷款,比如基建投资等,回收期较长,碰上不靠谱的政绩工程,还可能就打了水漂。所以不排除在政策出得差不多时,商业银行从自身角度进行变通。

    想想看,如果第二套房要首付7成,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可以买二套房了。这其实也不对,对于一些有积累的中高收入者,他们买二套房也不一定就是为了炒,而是一种投资或保值。特别是第一套房不太大的人,买新的二套房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同时暂时保留第一套小房子,没什么不对。但按现在的政策,这样的改善也是不行,或者说很难的,这样的政策其实不得中产阶层的心。

    但是,如果政策非要如此,对策也不是没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这个也好办,要买二套房时,可以先把手上的小房子转到父母名下,这样自己就没有房子了,就可以按第一大套房贷款了。

    所以我估计,接下来会有许多类似的转让,那些没有贷款的小房子,从中青年的中产阶级手上,转到父母名下,然后他们再出手买较大的新房,而且是在房价下跌过程中,这也一件好事呵。

    回到利率的话题,因为房价开始不稳,许多急于买房的人开始观望。那么较多的钱将再度存在银行,或进入股市,甚至部分用于消费。结果将是再度导致市场上的钱较多,CPI和资产价格都将上涨,央行将不得不再次考虑加息的紧迫性,二季度末或是合适时机。

    另一个考虑是加息与人民币升值的二选一。三月份的贸易逆差,让中国有了借口暂不升值人民币。但反过来加息就是一种选择。最初央行的考虑或是,以恢复人民币弹性而变相升值,从而缓解加息的紧迫性。现在看来,升值缓行,加息就无可避免,要不然,下半年的流动性过多以及通胀高企,将让中国经济受不了。

    如果加息不可避免,相应的投资策略,也就不难从现在开始布局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