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均寿命30年纯属一条伪新闻


建筑平均寿命30年还要新闻多少年?
杨于泽

  英文《中国日报》4月6日报道,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中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产生了巨量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要将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众多媒体转载了这条消息,使之传播甚广。
  但这其实是一条旧闻,被媒体“新说”了一下,或者说是重新“新闻发现”了一次。2006年,新华网上海6月26日电就说,全国第七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传出信息:中国建筑物平均使用寿命为30年,与国家规定标准寿命50-60年相差甚远。2007年,《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了这方面的长篇报道,还配发了“‘西湖第一楼’在爆破声中倒下”的图片。去年仇保兴也谈到过这个话题,引得评论如潮,今年自然不过是旧话重新。
  一个老话题连说五年,重复五次,决不是一个说话哆嗦的问题。住建部副部长反复说起这件事,多少说明问题无解,至少是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重复言说,自然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但重复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住建部作为中国建筑业的主管机关,关键不是发现问题,更不是重复发现问题。中国建筑物平均寿命几何,委托一个民间调查机构,也可以调查统计出来。住建部职责所在,是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年消息的一个新鲜之处,是政府要将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但住建部能否做到这一点,是令人担心的。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告诉记者,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质量问题,是导致建筑短命的两大主因。住建部可以加强建筑行业监管,提高建筑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寿命。在现实生活中,危房提前拆除的情况是有的,但相比之下,盲目拆迁带来建筑折寿的情况更普遍,问题更严重。
  但住建部管得了“政府的盲目拆迁”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表态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住建部负责人却表示缺少调控房价的手段。住建部缺少调控房价的手段,似乎也是事实,因为卖地财政乃地方政府的利益所系,税收之类又归别的部门主管,住建部一家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地方政府急求政绩,拆迁、卖地成了“经营城市”的“根本大法”,住建部作为行业主管机构,能奈地方政府何?
  现在,国有土地反复卖,房子建成不久就实施拆迁,建筑也只好短命了。今年元月有消息说,福州一座投资1500万元的小学,刚建成就面临拆迁;中央电视台近日报道,江苏扬州有两个建于2002年、2003年的小区,被市政府通知拆迁。如此拆了建、建了拆,中国建筑的寿命岂能延长,怕是只会进一步折寿。
  住建部副部长反复谈论“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正说明了住建部的无奈,表明延寿还没有着力点。他说,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但号召一下很容易,如果不下决心拿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号召不会产生实际效果。平均寿命的新闻,怕是会一年接一年地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