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东:通州房价烫手让北京丢失CBD雇员文化


    北京的方向感,始终是买房的操纵杆;北京的地铁线,始终是上班的参考线。对于这两个坐标系来说,无疑是北京上班白领的必读宝典。不管你是杜拉拉,还是媳妇美好年代的豆豆,只要住在北京特别是通州,几乎都得考虑这座卫星城的交通成本。地铁就在北苑的头顶,京通快速就在你的方向盘上。这就是通州被几十万年轻人群选择的最好理由。

    但最近通州可能会打破这种不易形成的平衡,自从“地王”折腾通州房价好几回后,通州此次的命运可能会发生更大变化,甚至有可能让一些在CBD上班的白领们坐如针毡。因为面临城市发展空间的制约,通州将成为疏解首都中心区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卫星城,未来人口承载能力将达百万左右。消息一出,通州房价应声而涨。

    实际上,就在通州新城规划方案公布的前几天,北京已经出现了城区与郊区房价倒挂现象,从上月底开盘项目中看出,通州部分商品房单价已近3万元,京贸国际城、世纪新城、K2海棠湾等老项目后期售价也达2.5万元,超过了南三环和东四环的部分房价。那么,郊区贵过城区的高房价,势必会让很多住在通州、上班在CBD的白领们因此考虑搬迁,甚至失去工作岗位。不知道将来这里的绿色交通系统、亲水宜人的环境尺度、低碳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是给哪些“人群”受用的?

    更值得商榷的是,通州区官员在介绍通州新城项目时反复强调,新城核心区的定位是高端商住区,城市功能业态将以混合开发为主,包括办公、商业、时尚餐饮、娱乐、酒店、影院、酒店式公寓等,建筑高度普遍在100-200米,禁止开发纯住宅小区。以这样规划格局建成的新通州,怎么看怎么像北京的第二个CBD。如此以来,谈何承接市中心人口?甚至通州新城还有可能成为新的“堵城”。不知将来在CBD上班的人住在何处?难道是长安街沿线和那个雄伟的大广场?

    其实,通州准确的定位应该是承接CBD高层次劳动力的“雇员卫星城”,最需要的是开发和建设更多适宜雇员居住的小公寓和公共租赁房,而非高端商业区。否则,通州虽可引入很多资金和项目甚至是全球五百强,却有可能逼走那些创业中的白领和蓝领雇员,直至会让这一区域极为不易形成的北京雇佣文化很快衰落,而这恰恰是北京作为世界城市欠缺的地方。

    可以说,以现有这个规划定位,虽然通州与CBD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却有可能让一些白领在通州买房的梦想越来越远了。而随着通州商业新贵的出现,将加剧北京“东富、西贵、北乱、南穷”现象。从而让北京的地产格局更为“嫌贫爱富”。这些,都不得不让CBD考虑到它与社会和公众冲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