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老板小榆林的故事
○许石林
朋友老吴讲的一个人——
陕北榆林人某,姑且称其为小榆林。
小榆林40出头,做房地产生意,巨富。
故事一
小榆林的公司拿到了某县城一块地,开发商品房,该地块隔壁是某国企的家属院。临近施工,国企家属院(简称家属院)阻挡,嫌小榆林的商品房一栋楼距离家属院太近。按照土地局划出的红线,商品房并没有直接侵犯家属院的空间。但是,家属院认为商品房应该退多少米,使两家中间留一条路。
负责商品房项目的经理对小榆林汇报并建言:咱们又没有在他们的地盘上建房,也没有违犯啥,说到哪儿去也是咱们有理!别理他们,施工的时候,给公安局报一下,派警察维持秩序……
小榆林摆手:张廷玉知道吧?安徽桐城人,在朝廷当大官,老家修宅子,与邻居发生界墙争执,家里写信求援。张廷玉给家里回信,只四句: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人家封建王朝的宰相都能让,咱为啥不能让。让!重新设计,咱们让。
于是,商品房小区,经过重新设计后,基本满足了邻居家属院的要求。家属院胜利了!
商品房还没最后建成,隔壁家属院也要拆了重建。可是,家属院由于地势的关系,污水排放管道需要从商品房小区穿过,才是最节省、最科学,也是施工最方便的。但是,由于先前两家结下了的“梁子”,家属院谁也不好出面与小榆林方面协商。商量了好久,让家属院几位年长的老人组成一个团队,上门与小榆林沟通。小榆林客气地将家属院代表请进会议室,询问有什么事儿。
来人很不好意思,迂回着终于将事情说明白。
小榆林问:要是从我小区地下走的话,要走直径多大的管子?
家属院:300到500的就可以了。
小榆林:那你们最希望走多大的呢?
家属院:当然走500的最好!不过……
小榆林果断地说:那就走1000的吧!这样为以后的扩建啊、维修啊什么的,预留下空间。别到时候又折腾。只是管道和施工的质量要求一定要达标。
对方都惊呆了!
事后,小榆林用这个事件对公司高层说:开发商品房,质量固然重要,但是与周围的关系同样重要。咱们给买咱们房的业主培养一个好邻居,就是对业主最好的奉献。再说了,两家如果闹矛盾,没完没了地,到时候不还是咱的麻烦吗?
故事二
小榆林父亲去世早,与母亲、兄长一起长大,情感深笃,为人很孝顺。
每年除夕,小榆林的公司骨干,都到小榆林的家吃年饭、拜年。这是从小榆林创业起,慢慢形成的习惯。
虎年除夕,晚宴,小榆林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感谢大家给我全家拜年!现在我说一件事儿,咱们把规矩改一改:明年过年,大家就不用来了,就在家里和自己家人一起过吃年夜饭。各人和自己家人一起过年、团聚、敬祖先,我就当是你们来我家拜年了!不用把你们的时间都给我,家家都要过年、守岁,这是咱们中国人过年的传统规矩。大家听我的,今后的年就在这儿一起拜了,我心里有大家,大家心里有我,就行了。不用这么拘泥。还有,就是大家今后不用再叫我大哥,我也不称呼你们为小弟,咱们对内对外一个样儿,姓啥就称呼啥总或啥经理。让外人听着也顺,不用分内外,这样方便。
故事三
小榆林有一回在路上看见奔驰车,突然想:奔驰这么有名的品牌,它的老板是谁?不知道吧?也用不着知道。
于是,他对公司高层布置:今后不用我出面的事儿,坚决不出面。非要我出面的,尽量不出面。咱们把事情做好,做成品牌,比什么都强!你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做,公司的事、每个人负责的事儿,你就是老板。不用经常向我汇报,我有事会给你们打电话。
小榆林说:西方以利为价值观,中国以义为价值观,而现代社会,东西融汇,要义利并行,才能生存、发展。
小榆林自己拥有数十亿财富。其手下已经产生数名亿万富翁、数十个千万富翁。
小榆林只有初中文化,却熟读中国传统典籍,谈吐不俗,风度儒雅,出口引用原典,自然稳妥,灵活解读,常常发人深省。其不仅仅是读书,可贵的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成功应用。
现在,小榆林更多的时间是在西安的花园别墅里,安心地读书、交友。成了一位当今罕见的成功的老板和甩手掌柜的。
听了老吴的介绍,我感觉,酸儒们沉浸于穷究学问之微旨,于缁铢必较中,斗他们的小心眼儿,以鄙视名利的外衣包裹着熊熊的欲火。听他们说传统文化再天花乱坠,也不是传统文化的希望。文化之义理,其实不难懂,难的是实践、是做。
2010年4月7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