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既要“低保”更要“低碳”


殡葬既要“低保”更要“低碳”

刘纯银

为了降低群众殡葬费用负担,2009年中国一些地区逐渐免除了基本殡葬服务费。根据一年来全国多个地区的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殡葬费用大概在1000元左右。民政部表示,从今年起,将免除基本丧葬费用政策向全国全面推广,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46日《春城晚报》)

从出生到死亡,或者轰轰烈烈,或者默默无闻,但是,所有人都难以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尽管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但薄养厚葬的陋习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不,临近清明节,有媒体在经过调查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比较,结论是:比房地产业还要赚钱、还要利润高的行业是殡葬业。比如一个骨灰盒,批发价只有200多元钱,但到了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价钱可能已经逼近2万元。而且,太平间在整个殡葬行业链条中的作用,可能已经大大超乎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

同时,相比房地产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城市周边公墓的价格也在热炒,其升势丝毫不逊色于楼市,按平米单价计算,坟价在不经意间已经超过了房价。来自一家房地产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3月份前3周,北京楼市开盘均价为每平方米21100元。而据统计,北京现有合法公墓33处,其中最便宜的为树葬的墓葬方式,一平方米价格单穴3000元。一般墓地均在3万元一平方米以上,最贵的则高达近百万,可以说墓地价格高过房地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难怪人们纷纷抱怨现在“死不起”。

令人欣慰的是,广东省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拟推“殡葬低保”,防止出现“死不起”。笔者认为:尽管“殡葬低保”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们所抱怨的“死不起”,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不能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死人火化以后再土葬,群众形象地称之为“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死不起”和“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当前不仅要推进“殡葬低保”更要推进“殡葬低碳”。这就需要公众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薄养厚葬的陋习。实际上,在物质生活丰裕的今天,让老人吃好、喝好、住好,并非难事,关键需要有这份孝心。大概正因为一些公众忽视孝道真谛,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于是,一些人为了表达孝道和哀思,不惜重金看风水、买墓地,每逢祭祀节日,冥币、鞭炮、香烛等,都可车载斗量,在墓前烧得昏天暗地。正如有人所说,如今更有人将厚葬和祭祀,看成了一种炫耀资本和身份的平台,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这也许是助推殡葬业连年位居暴利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清明”,更要倡导骨灰海葬和骨灰树葬这样文明、环保、绿色“殡葬低碳”。让人高兴的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深圳市有越来越多市民为逝去先人选择绿色殡葬,据报道,深圳从1998年开始的海葬已有32251名逝者参与,从2008年开始的树葬已有122名逝者参与,而2010年清明节前选择海葬、树葬的逝者已有125人(44日《新华网》)。真心期待各地能借鉴深圳这一文明的做法,但愿今年殡葬已好转,来年更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