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国十条”新政


    来自各大机构的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多个城市住房成交大幅下滑。广州一手住宅签约数同比大跌近八成;北京3天内成交7套商品房,同比大跌95%;上海房交会则成了展示会;南京“五一”期间只售出3套商品房。传统的楼市黄金月,在楼市新政面前,与去年的疯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成交量的急剧萎缩,却并没有动摇开发商扛降价的决心。5月6日,恒大地产宣布,全国40处楼盘联动八五折降价,激起了市场一片惊呼。然而仅仅过了四天,5月10日,恒大一位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旗下楼盘八五折优惠将在本月16日全部取消,届时是否还有新的折扣会另行公布。

    恒大的欲降又止,意欲何为?它的降价惊动了谁?

    潘石屹曾在5月4日公开表示,虽然目前市场成交量会显著下降但开发商不缺钱,所以很难主动降价销售。由此可见,开发商正打着“不差钱”的理由,同“国十条”新政博弈。

    那么,开发商博弈的筹码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握在开发商手中的有4张牌:

    第一张牌,不差钱。2009年楼市的疯狂,确实让开发商赚足了钱。所以说开发商不差钱,很少有人不信。

    第二张牌,土地财政。开发商手中的第二张牌,就是土地财政。有开发商认为,只要地方政府还依赖于土地财政,需要房地产带动地方经济建设,政策总会有松动的时候。

    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土地财政仍然是政策调控的“死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方政府为地方建设而通过各种渠道发行的地方债务近8亿元之巨,而这些债务之前大部分通过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来偿还。所以,如果土地链条断裂,首先着急的肯定是地方政府。

    第三张牌、国企利益。有开发商指出,2009年土地市场最为活跃的房企是央企及各地国企。虽然这些企业实力雄厚,但2009年高成本囤下的土地,2011年将要形成房屋供应市场。如果届时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投资客支持,这些企业可能血本无归。

    第四张牌,保八目标。还有人提出,如果成交量严重下挫,就将牵动房价、信贷、税收、土地和财政,甚至房地产对GDP的贡献会受到巨大影响。毕竟,房地产业还带动了53个相关行业,这样影响今年的保八目标。

    开发商手中的四张牌,真的能够扛得住房价吗?

    首先,开发商真的不差钱吗?

    情况未必如此。恒大降价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就有记者详细梳理了恒大的财务数据,发现恒大的资金链状况并不乐观,因而降价是抓住市场机会加快融资。其还指出,恒大为上市成功大举扩张,目前正是支付土地出让金和工程款的集中期,需要大量现金,因而降价销售也属意料之中。

    其次,开发商真的能扛得住高房价吗?

    开发商为什么不降价呢?因为楼市本身是一个预期经济,操控了老百姓的预期,就相当于操控了市场。开发商扛得住高房价,就可在老百姓中树立房价不倒的预期。但是,对于有钱人、投资人、炒房人而言,他们都说房价不高,那是“刚性需求”的结果,而且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房价不会跌。而对于那些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哪怕降一半价格,他们也买不起。所以房市仍然是富人的游戏,所以“穷人就没有权力住房”。

    实际上,现在的房市供求结构并不合理,并没有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有数据显示,去年广、深、沪等一线城市的投资型买家占据了市场60%的份额。另国家电网统计,全国660个城市电表连续6个月指针为零的住宅,有6540万套,可容纳2.6亿人居住。

    有人算了一笔账,假设按国家电网的数据推算,庞大的“零读数住宅”减少1/6,那就是1000万套住宅。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不到9.4亿平方米,假如按每套100平米计算,那么去年一年不过卖出了940万套房子。结果可以预见,一手房市场中的投资者购房者将不复存在,而自住型买家不少被二手房市场下跌的价格吸引,那两年后楼价还从哪上涨呢?

    有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当年日本房价大跌时,最高地区的跌幅达到了90%;而当年香港房价是跌时,有几个区域也曾经跌去了70%。

    第三,房市新政能坚持多久?

    许多开发商,甚至许多老百姓都对“国十条”新政到底能坚持多久持怀疑态度。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之前每一次对房地产的调控,都以新一轮价格上涨而告终。这一次的调控,是不是又一次“狼来了”?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严竣的挑战。

    中国楼市有泡沫,这已经是社会的共识。对此,政府已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温家宝总理再三表示,在任期内要稳定房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政府此次确实是动了真格的了。

    一方面,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美国在1971年之前的300多年里,房价一直维持在平均家庭收入的1.6到1.8倍,保持着一个合理的水平。而1971年后,金融机构忽悠百姓“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结果,房贷审批政策松动,房价与收入比一路上长升到6倍,直到引发金融危机,并最终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还有日本房市泡沫破裂……

    另一方面,房市虽然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是畸形的发展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而且,中国房地产长期积累的问题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以前的调控之所以越调越高,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房产调控,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住房体系,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调控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的观点是:

    目前的抑制政策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政府一直不愿打压房地产的真正原因。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是靠房地产推动起来的,并非真正的复苏。抵制政策的出台,正好可以帮助政府挤掉虚假的泡沫,所以,政府要不怕疼,以缩小一点GDP为代价,换回整个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