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市场究竟会跌到什么位置?
市场在2008年10月28日创下了1664点的最低点,并在经济复苏预期的背景下,在2009年7月创下3478点的高点,期间涨幅1813点。若果我们把3478点的下跌理解为对于前期上涨的调整的话,那么其调整幅度达前期上涨幅度40%,50%,60%的点位分别是2752,2571,2390点。而昨天上证指数创下的2604点离50%调整位的2571点不到1.2%。通常市场趋势的中级调整会止步于40-60%的回吐幅度。如果按悲观情景假设,市场会创下2390点的低点。但考虑到短期市场下跌幅度过大,依据A股市场的规律,创下新低后的2-3天内可能会看到百点长阳,则在市场下跌到2500点左右,即使全仓买入,被套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所以,目前的点位,A股市场应该已经进入了底部区域,再减仓的利益空间已经很小,如果考虑到交易成本以及优质股票会先于市场止跌,则目前是比较好的建仓和调仓时机,再做空并不可取。
我为什么不认为市场会更进一步下跌到2390点以下?因为只有在中国经济再次探底,重现经济危机的情境之下,这种情况才会变为现实,我认为机会很低。自2008年10月以来,我们已经经过了6个季度,在此期间,2009年A股市场的利润增长幅度为25%,而2010年一季度环比增长幅度为23%。 保守计算过去6个季度企业盈利增长了30%,则1664的大底对应目前的1664*1.3=2163点;而当时大底的位置在1664-2000点,相当于今日的2163-2600,中心位置2381,接近60% 回调幅度的2390 。也就是说,只有在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悲观达到金融危机的程度,股票市场估值水平才可能跌破2390。
可能性有多大?
2008年,美国,欧洲和亚洲经济体同时陷入金融危机的漩涡,全世界金融市场冻结,甚至人们都不敢把钱存入银行。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负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从2007年的13%以上下滑到2008年4季度的不到7%,下跌幅度近一半。而今日,美国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复苏,美国股票市场稳步上升。即使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表现也超出市场预期。虽然欧元区未来会持续财政紧缩,但欧元的不断贬值会提振欧洲的出口,部分抵消掉紧缩的影响。美元的走强也会压抑大宗商品价格,从而为中国反通胀创造良好条件。今日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1664点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再看国内,今年前4个月,消费增长态势良好,而各种促进消费的政策仍在执行,消费电子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也在不断兴起。和2008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同比增长23% 跌至11.6%相比,可谓稳定增长。目前投资者可能比较担心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会引发国内投资的大幅萎缩。我们从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第一,虽然地产调控会引发和房地产有关投资和相关产业投资的回落,但新兴产业投资方兴未艾,而且很多投资都有明确的规划,并非空谈,比如对于3G,智能电网、新能源等的投资。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4季度十二五规划将出台,很多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将更为明晰。第二,任何的宏观经济行为都有代价,取舍而已。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固然有明确的目标,但一旦有引起中国经济过冷的风险,则调控手段可急可缓,毕竟房地产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靠行政性手段强压房价即使短期有效果,但解决结构性矛盾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指望靠治标而达到治本的目的,毕其功于一役,未免幼稚。而认为政府会以经济大幅下滑为代价取得房地产调控的表面胜利,则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政治智慧。
所以,对于中国目前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分析,我认为不会出现2008年的悲观情况。虽然1季度中国的GDP增长很快,但美国过去3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也在高速增长。经济复苏初期经济增长率高一些很正常。目前核心问题是通胀,但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执行,通胀压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缓解。
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落实到企业盈利上,2008年底市场普遍预期2009年企业盈利增长为负,有些机构的预测为-20% 的增长。而2010年上市公司盈利为负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综合来看,A股下跌空间有限,近期止跌企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当然,指数跌幅小不代表个股跌幅也很小。投机性的股票下跌风险可能仍然很大。所以这里就要从公司的估值和成长性来考量,所持有的股票究竟是泡沫还是有其合理价值。我们认为,顺应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大趋势,当这些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必能充分受益,只要这些公司估值没有过分高估,其快速发展常常会给投资者带来惊喜。当一个行业刚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而股价便创下高点不再增长,这种现象我没有见过。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调控房价的另一面,必然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来对冲房价下跌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所以泥沙俱下时,对于好的股票要敢于持有。我们持有的股票,都具有以下特征:行业未来2-3年步入高速成长期,公司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可以从行业的高增长中充分收益,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为投资者广泛认可。估值来看,11年相对于10年净利润增长29%,PEG接近1。而经过我们仔细的考量,很多公司的利润仍有超预期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对于股票市场年底前的走势仍抱有乐观的态度。当然,就象所有分析一样,上述的分析也可能带有主观的成分,仍有待于市场的考验。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本身,投资生涯是一个马拉松,任重而道远,共勉!
对于市场的看法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