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怎么积极的面对一切现实?


老师:

您好!一直有个思想问题困扰着我,最近我感到无法支撑自己了。以前偶然看过您的网站,感到您特别热心,很值得信赖,所以我把我的经历和苦恼写下来,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帮我找到一个走出来的出口。真的很感谢!

我现在读研究生二年级。(都这么大了,还调节不了自己的状态,我很羞愧无奈。)我发现我所苦恼的问题潜伏在头脑里很久了,从大三开始,那次我抑郁了大概半年,过了一个寒假才走出来。大四和研一的寒假我都郁闷过,可这次,寒假过了,可我还是没调整好状态。今年我好像比以前消极了好多,不知道该如何重拾信心了。我跟您讲一下我的成长经历吧。

小时候爸妈特爱吵架,我有个弟弟,我们放寒暑假都在奶奶家度过,我上初中时一直住奶奶家。爷爷奶奶都是教师,很严厉,对学习要求严格,他们重男轻女,他们的注意力一般在弟弟身上,弟弟是聪明活泼调皮的,而我则被认为很乖很呆板,一般没人主动理会我,不过生病时大家都对我关怀备至。从小我便很安静,很"懂事"——饭后收拾桌子、洗碗,很有"眼色"——比如,看见爷爷奶奶蹲在地上择菜的时候会给他们递个小板凳。我从小大部分时间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看电视,要么发呆,要么很焦虑。很少体验快乐的感觉。从我记事起到高中毕业,每到周末我两个姑姑家一般都会来奶奶家,他们每家一儿一女,跟表哥表妹们玩的时候我总是很自卑,觉得不如他们受人喜欢,不如他们活泼快乐。大家玩的时候我有些不合群,常常一个人躲在一边,要么发呆要么学习。小说、电视、名著我都很少看。见闻多么苍白啊!

由于我学习努力,初高中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在十名左右,家长们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懂事,认学,让大人省心"。我常常感到压力很大,成绩稍有下滑就很苦闷,常常隔几个周末回家的时候朝妈妈哭着发泄一通。我六岁上小学,17岁上大学。我不懂得如何休息,如何调节自己,如何保持快乐。每当放假,别人都开心的玩,我却一直处在焦虑中:"我要是不学习,将来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上大学后的假期里我仍然这么焦虑。

上大学的四年里我内心一直充满着挣扎。因为我总觉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宿舍里同学们嬉笑打闹的时候我总是觉着自己太呆笨,一开始总是自己躲在角落里郁闷,后来也试着去融入她们,学着跟大家开玩笑,但我还是觉着自己是跟他们不一样的,我对自己的玩笑是否得体很不自信。我看了一些提升自信的书,做笔记,鼓励自己,还常向宿舍里一个特别善解人意的女生求助,她总是耐心的劝导我。渐渐的,我变得比以前开朗了,有了点自信,但这点自信常常被我突然间的自我否定击碎,我常常不知道以自己呆板的性格如何去面对将来激烈的竞争。我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从上大学起,因为看到自己与别的同学在见闻和性格上的差距,心里就一直埋怨从小压抑的成长环境,但我又反复告诉自己,怨是没有用的,家人把我养这么大很不容易,以后要靠自己塑造一个乐观开朗的性格。(其实每当又变得不自信时,我的怨又会回来。)直到大四毕业,我才转型,让同学们在最后的几个月里看到了一个自信而开心的我。

上了研究生之后,我决定改变曾经自卑胆小的形象,学着跟同学开玩笑,大胆的跟人交往,表现自己,也开始学着穿衣打扮,现在的同学一般认为我是个开朗外向活泼的人。但我还是常常觉得压力好大,隐约觉得将来的生存很成问题,虽然也有过没心没肺很开心的日子,但一想到自己的能力和将来的生存,我就很有危机感,我觉得自己思维太狭隘了,不如别人活泛,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活泛一点。我由于从小到大只顾着学习了,很少关心真正的生活,也不爱动脑子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总希望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

我发现自己对妈妈特别过分,跟她相处时常常抱怨她的不是,弄得她很不开心,妈妈无私为我付出了太多,我却屡次说出惹她伤心的话。妈妈性格也不太好,她的童年很苦闷,嫁给爸爸以后,奶奶对她又很苛刻,常常批评她,小时候起妈妈就常常跟我说她自己所受的不公平和心里的苦闷。也许这也是我的性格悲观的一个原因,但我不怪妈妈,我能体会到她的辛苦和无助,她也是无助至极才会跟自己的小孩倾诉的。还有奶奶,常跟我说妈妈的不好,弄得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所以小时候虽然觉得妈妈是最亲的人,但有时很讨厌她。

现在看到周围的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着,每天一边做他们份内的实验,一边随时找乐,而我只知道看自己的无知和郁闷,挣扎着,越发觉着自己没有过幸福生活的能力,觉着有哪个男生会喜欢我这样完美主义又沉郁的人?我看不到自己的希望。我现在苦恼的是:自己面对生活的能力很差,跟人交往的能力也不行,太认真又软弱很容易被人欺负,又太要面子,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在家里爱发脾气,有依赖心理,研究生毕业了之后会前途渺茫……

很多道理在我很理智、不悲观的时候都想得很清楚,有了什么感悟我还喜欢随时记在日记里,但为什么现在不能拿出来说服自己呢?我的问题出在哪里?好像从大三起,每年冬天我都会走到没自信、郁闷至极的阶段,都会想到:我这么弱,真不想活着了,但爸爸妈妈怎么办,我走了,他们的生活会被毁掉,我一定要坚强的走下去,不能让他们失望!我想过积极的生活,追逐自己的目标,开心快乐,常回家把自己的快乐带给爸妈。现在的我都不想回家,不想面对家里的争吵,不想把自己的郁闷带回去。(我家离学校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

我尝试过制定每天的小目标,默念鼓励性的的话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但我还是会回到反复的挣扎中:"我这么弱,被周围的同学看作异类怎么办?我将来没出息怎么办?我怎么能变得强大起来?"该做的事没有做,时间过去了又后悔自己没按时完成目标。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不敢想象我将来的人生,如果我不改变现在的思想。我怕我会一直这样郁闷下去,我怕我会因郁闷而得病。我知道不应该这么消极,但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想改掉,又觉得自己很无力。我是不是太在乎以前的经历了?

我也知道不能依赖别人帮我解决心理问题,但我想您会帮我找到一个出口。我该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迈出第一步?怎么积极的面对一切现实?

老师,谢谢您耐心看完我的讲述!祝您工作生活顺利开心!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都这么大了,还调节不了自己的状态,我很羞愧无奈”这话有点偏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心理上的,要不然怎么有“每个人都有想不开的时候”这一说呢?所以我说你的这话有失偏颇。

关于你“从大三开始,那次我抑郁了大概半年”,这很可能是你为了准备考研究生,所以你把学习时间拉到最长、且强迫自己大量的作作业,这时候你的身心也就是最苦、最累、压力的时期,身心苦累压力大,势必会出现紧张、焦虑、挫折、压迫、急迫或苦恼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削弱人的志向以及阻碍追求目标得以实现的暴躁、沮丧、退缩、逃避等行为,在这种负面情绪控制之下,人很容易出现消极地看待机的情况,我觉得你的情况就是如此。

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人会采取以下方法去解决:

①问题解决:当面对问题时,会主动积极的去谋求解决之道,化解可能带来的压力。

②理性思考:当面对问题时,会以各种角度思考问题,以深入了解问题真相,进而谋求解决之道。

③延宕处理:指遇有压力时,以延宕处理或逃避问题等方式,消极的去应付压力和困扰。

④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时,会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压力和困扰。

⑤情绪调适:当感受到压力时,会以各种方式,让自己在心理上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让情绪得以宣泄,藉以调适自我,来减轻压力和困扰。

大四和研一的寒假我都郁闷过,可这次,寒假过了,可我还是没调整好状态这很可能是你暂时无法控制的周围环境,以及对未来的不自信等方方面面,所以就会经常去想过去的事情,其实过去的事情本身并未对我们造成伤害,造成伤害的恰恰就是我们的消极回忆。心理社会学家指出:人生无常,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磨难可能是好事,可以增长人自我超越的能力,也就是增长智慧。我们有不少人错误的把童年的痛苦经历与成年后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有许多人在生活的任何阶段经历灾难后,生活态度反而变得建康积极了,这就是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不良情境之下及时求助和积极调整的结果。

首先,我要告诉你,过去爷爷奶奶“重男轻女”,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你没有得到更多地关心和爱护,但是从事实上来看,你却习得了优秀的生活经验,比如,“饭后收拾桌子、洗碗”“看见爷爷奶奶蹲在地上择菜的时候会给他们递个小板凳”等等,别小看这些细小的举动,这却是持家过日子、融洽人际关系的必备,这样的优秀的生活经验和品行,是你同年龄的研究生所缺乏的,所以你应该为此高兴才是。

其次,你说“上大学的四年里我内心一直充满着挣扎。因为我总觉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宿舍里同学们嬉笑打闹的时候我总是觉着自己太呆笨,一开始总是自己躲在角落里郁闷,后来也试着去融入她们,学着跟大家开玩笑,但我还是觉着自己是跟他们不一样的,我对自己的玩笑是否得体很不自信”,其实这不是你的真实面目,从你上研究生之后的转变,我认为你的人际交往、幽默程度、自我生存的能力等方面绝不亚于其他的女生,甚至可以说比其他的女生强了好多,要不然怎么能有“现在的同学一般认为我是个开朗外向活泼的人”的人的评价呢?你之所以有目前这样的情绪状态,恰恰是你没有辨别出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同时也没有自我认可和肯定优点和优势,而是凭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结果。如果你能从此时此刻起多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不断认可和肯定自己的优点和优势,那么你就会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

第三,你说“一想到自己的能力和将来的生存,我就很有危机感,我觉得自己思维太狭隘了,不如别人活泛,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活泛一点”,在这里我有必要给你解释一下能力——作为当了二十多年老教师,实践经验告诉我:学历、文凭仅在找工作、评职称、涨工资的时候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与自身的能力却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认为能力并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当然也就不是把人际关系做到多么圆融,也不是你是否拿到了更高的成绩和学历证书,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从容,是随着每一分每一秒在生命的沙场上摸爬滚打而一点点沉淀下来,融入智慧,最终化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自我意向。这种积极的自我意象你目前不是正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一点点的在沉淀吗,只要你用自己的积极行动面对人生的艰难和困苦,同时在艰难和困苦之中积极而主动地去寻找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出路,当你经历之后就会得到心灵的成长和成熟,这难道不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吗?

关于生存的问题,从你目前的情况来看,将来的工作无外乎教学和研究,我想你平时学习好、懂的用功努力,这对你未来从事这些工作应该是手到擒来,在说得直白一些也就是:一把手插在腰里也绰绰有余。至于家庭生活能力方面我在前面已经说了,我想也应该是轻车熟路,所以我觉得你将来的生存是没有一点问题。

第四,你要明白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哲人曾说过: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经历了最残酷的打击之后,还能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生命的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之珠串接起来的光环,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挫折,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更加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所以我们要明白“挫折和磨难本身并不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伤害,使心灵遭受伤害的恰恰是我们对挫折和磨难的消极地回忆。”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生活在当下,影响和左右我们的也就只有当下的心境和心绪”,所以应该用一种不悔恨、不关注、不回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心态,把当前的要做的事情做好。

第五,转移情绪。这是一种个体对冲突情绪的主动回避与克制的方法。面对因不顺心或消极地看待自己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可以用正受不受的方法把它转移走,也就是说,对迎面而来的情绪烦恼,我们可以避而退之,不去想它,不去接受它,而是去做自己平时最想做又能产生愉快体验的事情,比如,听音乐,与他人谈天说地,出去散步和郊游等,用愉快的活动来充满自己的时间,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淡化心理的烦恼。转移讲的是时空转换——此时此地遇到的烦恼,要换到彼时彼地来消释;转移还要讲心理的转移,遇到了难以解脱的烦恼,不去想,不去强化刺激自己的情绪,而是把自己的思绪硬性拉开,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说,当他感觉到自己被痛苦的回忆以及消极的情绪缠绕时,主动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

第六,你说不爱动脑子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总希望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这也不见得是什么劣势,我们知道,“人”一撇一捺,如果我们把这一撇看作是我们自己的话,那么这一捺就是他人,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挺立而成为人,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所以我觉得你“出现问题总希望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也是可行的,这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你的一条便利途径。

第七,你说“我这么弱,被周围的同学看作异类怎么办?我将来没出息怎么办?我怎么能变得强大起来?”,首先我要说的是您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错,同时也能很融洽的融于同学之中;其次,你在家中眼里有活,而且也从从小就锻炼出了女孩子干家务活的能力,难道这样的“有眼色”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么?再次,你在学习上有自知自控能力,而且也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这无疑是在证明你在将来的工作中会轻松自如,这难道不是在表明你的强大吗?最后,我说过读大学(包括研究生)的三大任务是读书、社会实践和结交朋友,从上面的三点你每一项都很不错,你有什么理由自卑呢?

第八,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物质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精神的灵魂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的灵魂主宰我们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所以面对逐渐成长和成熟的我们应该自己主宰自己,在艰难和逆境面前学会选择、学会转变。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的父亲把她带进厨房,分别在三个锅里放入胡萝卜,鸡蛋,碾成粉末的咖啡豆煮了。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关了,把胡萝卜和鸡蛋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她让女孩用手摸摸。她注意到胡萝卜变软了,鸡蛋坚固了。最后,父亲让她喝了口咖啡,香浓可口。她问:“这意味着什么?”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却改变了水。在艰难和逆境面前,我们可以学胡萝卜、鸡蛋或是咖啡豆。由这一个故事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呢?在艰难和逆境面前,可以屈服,也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坚强,也就是说: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可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所以我要提醒你:好朋友站直了,自己就是一棵大树;不抱怨,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第十,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间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在心理情绪之上,南宋陆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证。这段话的涵义是什么呢?一句话,“快乐来自于思想”。“快乐来自于思想”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它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你想着快乐,你就会快乐……。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行为和经验,请你试做一调整看看效果如何。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生活,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可能拥有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生活。我们追求和可能拥有的这种生活在哪里呢?说白了就在我们现在的思想、观念和态度之中。只要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和态度,放弃和迈过过去,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做起,当我们迈出新的一步的时候,我们不仅会得到我们所想得到的一切,而且还会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自信。所以凡事我们要多看光明积极的一面,做到自得其乐,自己欣赏自己,始终抱定龚自珍“天生我才必有用”信条,扬长避短,创造快乐,享受快乐。

第十一,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处境、对应付挫折有心理准备,接受适量的挫折经验,即适当的去“经风雨见世面”。有人说,生活就像是一个问题篓子,这边的问题刚刚补好,那边的问题又漏了出来。生命不息,问题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出现问题与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是一道不知道答案的方程,解这道方程虽然我们不知道有没有解,也不知道有多少解,更不知道哪个解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遵循的却是趋利避害(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求助于人,或舍去),让自己内心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周围环境,并且要调整自己,尽最大可能去适应环境。

第十二,对生活要抱有乐观态度,要以微笑去面对每天的人和事,胸襟要开阔,丰富自己的知识,多交朋友,走出自我的封地;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苦恼和心里话,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要现实;相信并运用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改变生活,并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并掌握自己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时,要把它看成是对自身的磨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是在应付压力的一次次磨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足够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常常是一个经历过种种曲折的勇敢者。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敬爱的杨老师:

您好!看了您的信,我特别受启发,并且特别特别特别的感动!您不辞劳苦不断无私地帮助着一个个陌生人,这种精神太让人敬佩了!!

您针对我那些具体的困惑一条一条的帮我分析,帮我发现崛起的契机,找回力量和自信,我想我的感动是不能够简单的表达的。字字句句的开导和鼓励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曾经的经历,在生活这条铺满鲜花与荆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以前也曾想过:任何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只要我们正视它!这次,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和退缩让我把这个信念抛在了脑后。决定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的应该是他的信念。以后我会常常提醒自己:要积极的面对现实中的一切!

其实,就在给您发过邮件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从低谷爬了上来,回想自己写过的那些话,我开始鼓励自己:我已经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改变了很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什么不看看自己收获呢?坚持下去,我会变得越来越好!并且我想起以前常常产生过的一个念头: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会一步步朝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于是我又找到了自信和力量。我决定做一个快乐的人,学着提醒自己保持快乐,多做一些让自己也让别人快乐的事。我发现,当自己想不开的时候,把所烦恼的事都详细的写下来,写给自己或者值得信赖的朋友,会让自己思路清晰。也许,您在以后对别人的帮助中可以告诉有烦恼的朋友们试一下这种办法。

在看了您的回信之后,那些饱含哲理的话语更是让我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念和热情。在以后的生活里,我想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回味一下这些话,回想一下曾经一次次从低谷走出来的收获。

再次感谢您,杨老师!祝您和您的家人都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