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岁的男孩,正值青春年华。或者在部队保家卫国!或者在大学深造!可是李海龙却瘫在床上十多年,脊柱和双下肢发生了严重的变形,没有一点力气,吃饭不能用筷子,只能艰辛的使用勺子,一杯矿泉水也拿不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以拼搏的精神,靠自己的努力学会汉字、电脑。他用仅能支配的手指在电脑打字,通过残友介绍,在互联网上不分黑天白昼的赚钱,一个月近百元的收入,会让他兴奋多日。他又挤时间建立了“牙克石农业信息站”,立志要为当地的农民服务,提高科技观念。
说起李海龙,那是在1987年春季的一天,老李家又添人进口,喜得贵子了,这是他家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李海龙)。他的父母在寄托无限的望子成才,欢欣鼓舞庆祝的时候,却发现看似平安健康可爱的他,身患顽疾的!他的父母虽然是在农村的一个家庭,也满怀希望的带着他四处寻医,走遍了中国各大知名的医院,二十年前的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医生也口径一致——“脑瘫类肌无力”,没有办法去治疗。从此他开始了一个人在家的日子。白天爸妈要下地干活,哥哥去上学读书。隔窗只能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去上学而羡慕不已,期盼哥哥早点放学回来陪伴。他爸爸妈妈看到他这么年幼却在承受病痛和心理折磨,也是没有一点办法。在他六七岁时搬家到了小镇里,虽然日子过的很简朴,一家人也都很满足。在他十几岁时,他家出现变故,在一次意外中,他爸爸差点丢了性命,一年多的时间才渐渐的康复,又患上胆囊炎。他妈妈又被查出患上了糖尿病,这一切都让本就不富裕的一家,变得更加雪上加霜了。
2004年他家出现的困境让海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怨恨自己不能为家承担一点责任,而且,还需要他们照顾他。经过苦思冥想,他有了一个想法,虽然身体残疾,但是还有一颗健康的心!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虽然不敢说完全改变这个家,但至少不是家里的废人。做事业需要有文化和技能,他开始找哥哥,业余时间先从教拼音开始,自己在默读时遇到不会的去字典上翻看着。辛勤的努力,必有丰厚的回报。他从目不识丁到现在阅读已经不成问题。还通过文字里体会很多人生哲理的含义,更能利用文字写出心声和感想文章,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奠定了基础。2007年通过文字让他了解一直渴盼知道的外面世界自然美好、层出不穷的残疾人自强自立楷模。他下定决心,虽然身体残疾出门不便,也要做一番事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哥哥借来了一台电脑,网络里出现大千世界应尽应有资源,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天空,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不久后,他爸爸妈妈节省的钱买了一台电脑,从那时起,电脑让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有了奋斗的目标,再去学习电脑知识也就不在枯燥无味了。网络让他如鱼得水施展才能,也认识了各地的很多残友,更找到了他心中的偶像,在他们的拼搏精神鼓舞下,使小海龙重现青春活力。2008年他很想知道大家经常说起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有名残疾人企业家——臧彩楼的详细事迹:常年省吃俭用,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在风雨中穿梭;他拥有40多万资产,10年中捐助社会贫困人员的款物相当于资产的1/4,他通过网络不但了解了臧彩楼的感人事迹,也找到了臧彩楼的联系电话。冒昧的与臧叔进行通话。从此,臧叔与他经常在网络联系,得知他身体的情况和想做事业的心情,鼓励他拼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并告诉他有困难就说话,当得知他的电脑配置低,想买一个硬盘的时候,臧叔拖着残肢亲自给他送来了。希望他做残疾人的强者,把事业做起来。
网络让他如鱼得水,实现了遨游信息世界的愿望,让他认识了各地的很多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技术和业务的互助,让他感觉生存的时间很充实,改变了只能在床上隔窗望外面,打发寂寞光阴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他在网络认识了辽宁鞍山的“袖珍男子汉”董志军,被董志军以拼搏精神进行创业的事迹而震撼。董志军今年23岁,身高却只有80厘米,体重20多公斤,患有先天性佝偻病四肢发育畸形,不能自由行动,借助凳子需要爬行。父亲去世与残疾的母亲只能靠低保和6亩地维持生活,还欠一些外债需要偿还。不能去学校读书,靠邻居小朋友的字典和本子,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利用拼音把简单的字都能认识了。又学会了电脑,为村民在上网查资料联系买农药,协力治好了大棚黄瓜得的“黄点病”,给大家挽回了几万元的损失。“董志军农业信息站”,模式被当地政府认可,各地的农村残疾人纷纷仿效和学习。李海龙在学习“农业信息站”制作和管理过程中,发现呼伦贝尔盟没有网络“农业科技信息站”。他把要做“呼伦贝尔盟农业科技信息站”的想法告诉了臧彩楼,得到了臧叔的全力支持,臧叔决定给出资援助建立“呼伦贝尔盟农业科技信息站”,更希望全国的残疾人携手打造全国的“残疾人农业科技信息站”联盟,即使残疾人回报了社会,又让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更解决农业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近日内,一个面貌全新、功能齐全的“呼伦贝尔盟农业科技信息站”将面世。
李海龙现在利用仅能在电脑打字的手指,不分昼夜的做网赚,也为其他想做就业的残疾人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他还向臧彩楼、董志军那样投身于公益事业,与全国有能力的残友携手打造首创互助平台——中国残疾人互助促进会。践行让社会了解我们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拼搏精神,我们不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理念。残疾人是社会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残疾是社会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代表着国家的维度。残疾人的聪明才智,更是社会是潜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