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泡沫在哪里?



  近日火爆登场的希腊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金融家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金融结构变化的反思。沉寂了50年的金融危机为何接二连三地爆发?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占世界人数最多的中国网民预测的热点是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 吉密欧  2010-05-14说:“中国的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中国建设银行(CCB),如今已跻身全世界规模最大(按市值计)和最盈利的银行之列,但就在10年前,中国的整个银行体系还处于技术性破产的境地。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注资和不良贷款剥离行动,成功恢复了多数大型银行的活力,然后将它们的少数股权出售给外国投资者,最后通过一些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将它们推向股市。

  这一进程还没有完全结束,农行和很多规模较小的银行尚未公开上市,但总体来看,这一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危害是很大的。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任中国银行行长,才抵住了资不抵债的挤兑之风。从这次危机之中,中央认识到了一个抗灾的道理,对抗帝国主义垄断的国际强势金融,只有集中国家资本才能与之抗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中小国家,经济本来就不太发达,私有化的银行分散了资源,所以让“金融巨鳌”索罗斯利用集中起来的资本钻了空子。

  接着发生的阿根廷、墨西哥和希腊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的“金融海啸”,学者们都一致认为是政府的监管失职,让巨额的私人金融钻了市场的空子。表现出来都是私人的不良贷款,借债不还,债不抵资。而且都是在房地产贷款项目中。美国政府的公信力能借到钱为银行擦屁股,美国安然无事。阿根廷,墨西哥、希腊泰国菲律宾借不到钱,就只有赖债贬值货币下调工资度日。

  中国的方法与众不同,用土地矿山国有资产平帐,关闭坏帐,低价出售矿山和土地的使用权,加速向沿海输送廉价劳工,两年就填平了空洞,江泽民“清盘国有资产私分运动”,重新恢复了央企和地方国营企业在交通能源电讯重工等上游产业的垄断地位,用了三年时间,积蓄了2万亿外汇存底,并购买美国国债8000亿为条件,阻止美国投机资本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投机。

  索罗斯、巴菲特和罗杰斯自亚洲金融风暴后转向了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美国金融危机之后,转向了欧洲。希腊危机只是欧盟的一个弱点暴露而己。从利益趋向,不排斥是美国金融大鳖的攻击,欧元与美元的博弈。巴西注入2.5亿,中国注资30亿都是由德国作保,帮欧盟还“赌债“。

  这种金融危机游戏,在资本主义世界司空见惯。五十年后重新东发西爆,纯属国际市场因发展中国家大量加入而重新分配的反映。

  从索罗斯、巴菲特和罗杰斯的评语之中,都对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战略战术赞不绝口。惟有有“末日博士”(Dr.Doom)之称的投资者麦嘉华(Marc Faber)再次预言中国经济恐在9到12个月内崩溃。

  生存竟争无输赢是一厢情愿的宗教神话。胡锦涛温家宝面对众星捧月的肉麻溜须拍马之众多次强调:“未来中国的有着不可预料的困难重重。”面对真实的世界,中国不应对麦嘉华的“滥嘴巴”滿腔仇恨。而对西方文化有着切肤之感的华商的提醒,斥之为屏蔽。

  中国网民集中怨恨打地产商,是“传统制度后遗症”。只有炒作之效,无理性可言。“房地产泡沫论”是穷人经济学的市井喧闹。西方私有制国家有房地产泡沫,因为银行是私人的。欠条由开发商向银行签字并承担还债责任。一旦“资不抵债”,银行就会发生次贷危机破产。

  中国由政府给自己打欠条,何来“债资评估”?没有评估就没有坏帐,有危机而无破产,大不了大家勒紧腰带再过一次60年或者98年。谁有本领问责政府?

  索罗斯说:“有一个有形的政治之手,在制定市场运作的规则和条件。”是提醒西方投资家对中国主权资本的注意。

  吉密欧说:“中国国家审计署(National Audit Office)4月底对中国农业银行(ABC)总行和11家分行进行了审计,发现这家中国资产规模第四大的银行存在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的违规贷款。它也及时提醒人们,尽管经历了十年的大规模改革,中国国家主导的欠发达银行业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估计,去年约有3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增贷款流向了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其中大部分贷款仅由省级政府提供信用担保,而没有实际抵押物。

  令人担心的是,许多使用这些贷款的桥梁、下水管道和公园等项目将几乎或者根本没有回报,迫使地方政府只得寻找其它方式偿还贷款或违约。”人们还漏审计中国主权资金高达3000亿美元的海外矿产亏本的投资。

  哈佛大学教授 肯尼思•罗格夫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在今天的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似乎没有人掌握有关政府债务分配情况的充分数据,更不用说了解其背后暗藏与公开的担保网络。但这算不上中国独有的问题。在全球各地,尽管公开发布的官方政府债务数据大幅增加,但出于政治权益考虑,巨额的表外担保与借贷依然晦莫如深。

  时机的判断从来都难以把握,但即便全球市场出现上行趋势,要猜出泡沫会在哪里潜伏,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说:“随着全球经济出现通货再膨胀的迹象,许多人都在问:“下一个泡沫会出现在黄金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新兴市场股市?还是其它什么地方?”简短的答案是:“不会。会。不会。政府债务。”

  对国内而言,中国政府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农业社会结构遗留的资本惰性的国情。13亿人口只留生活费的现金在家里,将余款存入低息的国家银行。温总理令全世界眼红地宣布:“中国银行有45万亿民间存款,够政府行政开支三年。”另外,国营企业垄断市场,限制民间资金自由流动,引导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地产。再用央企和政府操纵的基金吸纳民间股金供上市企业还贷和融资。

  至今为止,被中国政府集中起来的中国资本,震撼了西方世界传统的资本市场优势。与中国主权资本相形弱势的欧美私募基金,纷纷退出亚太地区,在传统金融地区欧美“冬眠待机”。这就是欧美危机频繁,亚太平安无事的原因。

  中国的隐忧在哪里?欧美用吸金借债减弱中国的金融强势。中国在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投资越陷越深。诱饵就是能源、原材料的涨势。隐患就是人类无法解决的民族矛盾。只有“只见银子不见人”的重商主义才会看不见种族的不可调合的生死斗争。英国西班牙以及后起之秀美国,都从这场打不赢的民族战争中退到本土防御。但恐怖主义追杀到美英境内,朝鲜和伊朗要把导弹对准华府。下个世纪中国会在世界上成为“公敌”还是阿根廷?

  中国经济战略参谋部在想些什么呢?

  当然,美国称霸世界一百年并没有垮下去。奥巴马的退却战略,全力开发墨西哥深海能源,引诱中国傻钱出境,不是“慈善为怀”的同舟共济。而是诱敌深入的分散兵力。

  中国境内的坏帐可用中国民间的储蓄和公共资产平帐。中国境外的坏帐用什么去补贴?中国央企官员连中国人都摆不平,凭什么去挑战民族主义的极限?

  中国华人移民近二百年历史,试看有谁征服过西方土著?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泡沫所在。只不过破灭的时间会更长一点。因为用的是国库的银子,没有人有权去问责!这也是中国模式的优势和亮点!

  有不有解决办法呢?有。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