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的通病


   股民,都是劳动模范!闲不住,钱在帐户上爬两天就开始难受。与许多朋友聊这个问题,大家一同的感受是:炒股,上瘾!真上瘾!没办法,控制不住自己。亏了,天天幻想着捞本;赚了,开始畅想,照这速度,自己未来多少年会变成富翁。炒股的心理,与赌博的心理,完全一样呀。

     牛市忙追涨,熊市忙抄底这是股民的通病。啥时候,我们向农民学会了农忙时拼死累活,农闲时彻底休息呢?当市场形势不好时,能控制住自己的心动,那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小学数学告诉你,不要相信那些拙劣的股评家创造的卑劣理论——下跌补仓摊低成本。

     熊市中“补仓摊低成本”,是看似有道理、实则很愚蠢的理论。因为,你无法预测个股会跌到哪里。补仓,很可能在半腰反复补仓,将更多的资金套在顶部和半腰。

     例如,一只股票在顶部10元买了1000股,跌到8元你又补了1000股,跌到6元你再补了1000股,当跌到4元时,你还补不补了?你还有能力和心情补吗?跌到3元呢、2元、退市了呢?假若该股最后只跌到了5元,原本你最低时只亏损了5000元,但因为你又补了2000股而多损失了4000元(8X1000+6X1000-5X2000股)啊。多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想不到呢?    

     首先,一定要有时间感与时效性。市场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估值水平。对于中小盘股票,大盘指数3000点时,30倍左右的市盈率是当时的合理估值;2600点时,25倍的市盈率才是合理估值;若未来跌到2000点,那么20倍左右的市盈率就是那时中小盘股合理的估值水平。因此,炒股必须顺应大盘的趋势。3000点时的股票与合理价位,到2000点时就必须把3000点时的合理价位再打个3—5折,才能与2000点时大盘的平均估值水平匹配。

     其次,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政策如此,经济环境如此,上市公司的业务也如此。上市公司业务与业绩的波动性和波动幅度,一点也不比股市的波动性和波动幅度差。好年景时企业利润好得令企业管理者欣喜若狂;差年景里,管理层无论多么努力,多么想法设法,也改变不了公司业务与业绩的惨淡,而且常常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公司一旦连年亏损,许多上下游客户都不愿与你打交道了,银行也逼着你还贷款,税务部门也常常光顾你...那种困难,外人难以想象;然而,正当管理层都把头发熬白了时候,企业又时来运转了,哈哈——。企业的生生死死,料不定,更难测。这也是捂股或长期持股的最大风险。

     最后,情绪作用,不容忽视。生活中也如此,情绪好时,一切都好,不好的也好;情绪不好时,什么都不好,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