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博客成为日志,儿女情长。而所谓的专业性博客,也大多数是看的人少,写的人多,抄袭者和转移的人多,真正原创少。虚假繁荣。遇到爆炸性新闻,则是好奇者居多。从新闻评论(解读)来看大多数都是些义愤填膺者,骂街的多。而真正的评论或者解读的浏览量,上千、上万点的都是来自互联网搜索所得,而非博客所在网站会员浏览的,自己人浏览的并不多,不知道后台数据是什么样?
文字写作者,利益目的性强,文字表达不是自己的意思,也不是深思考的看法,更多是摘编,甚至是抄袭,还有流水帐。在价值中国网的书评和日志,更是抄袭的重灾区。解读有时候依赖的是题目的优良,而解读既不是个人的意思,也没有新意和多棱镜的作用,甚至个别人只是转载抄袭,是没有动脑子就写出来。
最近所在的价值中国网,找来一些行业专家,也增加了新生力量,这种办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相对50多万的写作者和复杂的盗版问题,只能是杯水车薪。名人博客也只是炒作的镢头,更多的还是靠网站的功能及话题等互动来提高博主的参与度。
现在的很多博客切实需要解决写作的网络社会责任感问题。一人在写出的东西之后,在价值中国网这样的专业财经网站上,也对得起这个平台,以免让人看了索然无味,浪费社会资源,也浪费自己的时间。
最近国家又在考虑博客实名制的问题,价值中国网是第一家中国的股份制实名网站,一直配合国家、积极倡导实名制的建立,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以提高价值中国网知名度及获得参与的荣誉。
在互联网时代,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就是:互联网包括博客确实是因为匿名而发展起来的。如何改变人们的匿名发表言论的习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是个永远的问题,因为隐私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
倡导实名制,可以“规范和防范”言论对社会的危害;而这种防范,对于人性中的那种彻底的无后顾之忧的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谷歌和我们国家不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的阴影而互相抵制?!
价值中国网倡导:知识就是财富、网络就是社会。瞄准的是有闲暇的高知识分子或专业人士之间的知识交换,达到建立给知识提供者获取相应收益或者叫财富的目标,最终建立的还是专业人士高度集中的专业性的网络财经媒体平台。
博客的社会性:博客是未来社会的终端末梢。中央电视台从今年初开始大力推广中国网络电视台。这个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功能和受众就是对准的博客主或者叫每一个网络终端拥有者。CCTV_BOX的电视试验期已过,漂亮的网络电视终端器已经在网上运行。试想,每一台电脑都下载安装了CCTV_BOX的终端收视器,中央电视台或者中国网络电视台就可以继续称霸中国的电视业。而博客的未来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网络终端符号,这个终端符号就代表了每一个博主和每一个人。
未来谁拥有的终端博主多,谁就是网络的霸主。如今坐庄的是腾讯。
【版权所有:任何抄袭、转载、摘编都属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