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索罗斯告诉中国年轻人敲开世界大门的秘诀


 

每年在达沃斯会场我都会看到索罗斯,2005年这一年有一个印象特别深的场景,当时发生在达沃斯的主会场,上面是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有摇滚歌星BONO以及几个非洲总统,主持人是法国电视二台时政脱口秀主持人克里斯帝,因为嘉宾非常多,所以到提问时问题只有一个,在众多的举手提问题的人中,主持人把索罗斯叫了起来,他十分有礼貌地简短提出了自已的问题,端正地坐在那儿听着,就象一个小学生,当时他七十五岁,业已取得的成就无需多说。我想说的是在他站起来的一刹那,我心里有些吃惊,吃惊的是他被主持人点完后提出问题时认真的样子,和把一个问题搞懂的诚恳的态度。

2006年,他来中国时跟几个朋友吃饭,我也有幸参加。席间他吃得极少,基本在跟人交谈,会提一些问题,然后是一副求知的样子认真地听着,当时他七十六岁,但对新事物了解的好奇程度就像一个少年。

金融危机之后他来中国时,朱民为他做了一个小聚会,会前他讲了一段世界现行经济构架的问题,当时有人给他提了几个问题,人们的问题与他的想法有一定的距离,我也不认为他说的与大家想的在一个层次上,他总是在试图将他说的东西纳入一个他的框架或者视野内,如果一个对他的框架不了解的人是很难懂得他在说什么。他似乎一方面在跟人打交道进行现实性处理的同时,他的眼睛后面在想着更深的问题,在做着符合他对世界的哲学性分析研究。所以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在场又似乎不在场,他似乎永远生活在别处,总有第三只眼睛在他的脑后漂移着。

其实我这个感觉是对的,因为这个第三只眼睛就是他的哲学。他在处理现实问题时,他那个第三只眼睛永远在盯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他的哲学,并在做着及时的归纳、聚焦、较正甚至是颠覆,这个第三只眼睛是他的航标灯,也是他行动的依据。

今年八十岁的索罗斯五月再次来中国,非常低调,但是他接受了优米网五十分钟的专访。优米网上线只有一个多月,还很小,但它是一个为中国年轻人与社会精英打造的交流平台。因为这个原因,索罗斯愿意在他八十高龄时将其浓缩的人生经验告诉中国的年轻人。

每个人都有年青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希望敲开这个世界的大门,但是我们多半真的不知用什么工具。索罗斯在这个专访中谈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哲学。当我们提到哲学时,我们会觉得简直离我们日常生活十万八千里,而索罗斯成功的基础就是他的哲学,他用他的哲学指导着他对于金融市场的判断并做出他认为对的行动。的确,他来自金融领域,但他一直在做着超越金融的关于世界的关于一个国家关于人们的行为方式的大思考,所以我们看到他的出牌是他个人的逻辑,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在金融危机中,在纽约资本市场一片不景气时,同样在纽约曼哈顿有着大本营的他还能照样成功,是因为他对世界的思考帮助了他。

是的,哲学是关于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东西,这一点看起来很大很空,但真的很受用。通过与索罗斯的对话,我们看到的是当你做一件事情时,永远要看到其全局并对这个全局有着自己的思考,在这之后才可以付诸行动。

优米网上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与年轻的朋友高度互动,他们提出了无数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困惑,其中有一个最最大的问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年轻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当这个问题成其为问题时,生活中会处处都是问题,每天都是问题。因为当一个人不知道往什么方向走时,什么风都是不顺的。索罗斯先生在采访谈及了他的少年青年时代,他也有沮丧的时候,他说他也就是到了八十岁才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个采访中几乎大部分是在针对中国的年轻人谈,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当他来谈人生时,即便不是成功人士也或多或少会给我们一些感悟,何况是索罗斯呢。

我本人非常希望近距离向索罗斯本人请教,此前都不是一对一的交流,因为我本人也有许多个人对人生社会的困惑,但由于本次采访时间与我的另外一个早就做好的安排冲突,我只好请法国巴黎百富勤的首席经济师陈兴动替我完成。我不再赘述了,请大家看采访吧。http://www.umiwi.com/video/detail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