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是一种感知,不是照搬。日本餐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是食品的精致化、服务的人性化、餐厅的小型化以及快餐的普及化。但这只是一种感知,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需要我们去探究,否则在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就只能会是东施效颦。

    日本是一个注重饮食健康的国家,这一点在餐饮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日本人在借鉴中国菜肴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天的日本菜系——日本料理。而日本料理本身就是一种讲究精致、环境、情调和氛围的。据说标准的日本料理应该是在日式榻榻米上直身跪坐或盘腿端坐,以保持日本和式风味。

    而日本的服务则继承和发扬东亚文化,他们把古代的传统基本上都保持了下来,所以整体的服务意识都比较强,这是一种素质的体现。

    另外,日本还是一个经济节奏和生活节奏都很快的国家,在大街上你很难看到那种悠闲自在的人,所以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决不会轻易浪费时间。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日本的快餐业发展迅速,几乎占了日本餐饮业营业额的半壁江山。在日本,大量的中餐馆中午几乎都是卖份饭,即中式快餐,不卖点菜。搭配简单,出品快,价格便宜。

    日本的餐饮业虽然发达,社会化程度高,但与国内的中餐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日本餐馆一般都是几十个餐位,上百的餐位就算是大餐馆了。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工作节奏快,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餐饮口味的同一化、服务的同一化、分布的密集性,从而导致的餐饮同一化,正是这种同一化,才平均地分流了客流。

    了解了以上情况,我们就知道,日本餐饮业与日本文化与经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学习日本餐饮,就不能生搬硬套,重要的,是要感知其内在的价值,并把对我们有用的内在价值嫁接到我们的经营管理中。

    到国外学习如此,内部取经也是如此。运营中心组织的内部调研就是一次内部学习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同样不是简单的照搬过程,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感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什么环境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做?

    去年有的区域在到别的区域取经的过程中,态度很端正,但结果不理想,核心的东西没有学到,只是学会了“爆米花”。这种不论环境、地点,不研究消费特点的拿来主义,毫无疑问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会带来反作用。

    学习既是一个感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对所学内容,包括别人的优点、特点、特色不仅要进行系统的分析,用心感知其内在的价值,而且还要总结、升华、提炼出适合自己所用的东西。河南区域的服务有特色、营销有特色,但这是由河南区域的环境、文化所决定的,并不一定适合于其它区域。但河南区域为什么会这样做,却是别的区域所要学的,也是运营中心需要总结的。所以,学习的核心是要挖掘其内在的价值,而不是模仿其具体的做法。

    因为任何行为都附着于特定的文化中,而文化是不能输出的。前几年,人们喜欢去蒙牛参观、学习,但谁又能复制了蒙牛的文化?蒙牛就是蒙牛,我们只能从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蒙牛高速成长背后真实的动力;从参观、学习的对象中体味蒙牛的文化;从员工的工作方式、精神状态以及环境中,感知蒙牛的文化的力量。如果只是孤立地、简单地对待学习,那结果只能是走过场,对我们的工作不会产生实际作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