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势在必控国家正拟法规》——人民日报1989年2月20日第2版
房价, 望楼, 法规, 猛涨, 兴叹
今年1月,上海住宅市场年初出售11000多套住房,成交不到1/10,幢幢楼房无人买,几十万平方米新住宅空空荡荡。原因是价格昂贵,每平方米最高价已达2300元,令人咋舌。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600元至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极限,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商品房价格猛涨,追寻原因,一是经营房地产被看作是最肥的行当。几年来,全国陡然间出现各类房产公司2700多家。二是制订价格构成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各自为政,有的规定为10项,有的则十几项。
今后,商品房的成本计算、价格、利润将受到法律约束。
——— 摘编自人民日报1989年2月20日第2版
------ 注意看时间,很杯具、很搞笑的历史新闻! 不过是不是意味着地产业拐点的到来?
------如果房价能在未来两年内,逐渐下降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并稳定在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平均水平之下,那么中国的恶性通胀,是可以缓和的,如果现在的楼市新政,只是剪树叶,隔靴搔痒,而不是真刀实枪的干下来,可以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场灾难。第一步调控,如果能调到房价跌百分之三十,则能达到经济安全与控制通胀的平衡,第二步,进一步调控到下降百分之五十的底线,然后可以反弹。这样维持两年时间,通胀基本就化解了。
据我的观察,目前的楼市新政,是执行不下去的,起不到真实效果的。很多地方,目前是价涨量缩,完全是一派大牛市的样子,不象是要大跌的样子,我们观察是否后面还有后续措施。
从根本上讲,如果从民生角度考虑,中国的楼市走欧洲,特别是象德国那种管理模式要适合得多。但这样,2003年以来,GDP泡沫就无法产生,也无法延续高增长的神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