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需要“刮骨疗毒”


节能减排需要“刮骨疗毒”

——应对气候变化笔记二十九

 

中国的节能减排形势,发展到了必须“刮骨疗毒”的地步。

 

正当我们高调对外宣布了自己的减排计划,节能降耗工作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时,媒体公布的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数据让市场惊诧——今年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竟然同比上升了3.2%!要知道本来我们今年的任务是必须较2005年降低5.62%,这有这样才能达到政府提出的关于“十一五”期间降低20%单位能耗的目标要求,因为从2005-2009年这四年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累计只下降了14.38%,但实际的结果却是今年一季度的单位能耗不降反升,这给今后剩下的9个月凭添了天大的压力。

 

单位能耗的增加,可以归因于高耗能行业的死灰复燃。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4.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22.1%,钢铁、建材、有色等高耗能行业高速发展,这说明政府大力推进的“调结构”战略并没有明显进展,反而重蹈了依赖投资、依赖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方面是高耗能产业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却举步维艰。以钢铁产业为例,用业内人的话讲,中国的落后产能发展到了“猖狂”的地步,尽管现在工信部案头上各类举报钢铁低端产能非正常扩产的报告堆积成山,但由于政府缺乏大刀阔斧的操作力度,近年来落后产能非但没有遏制,甚至已关闭的落后产能又开始大面积复燃,这些落后产能企业甚至还在极短时间内就取得丰厚盈利,打乱了钢铁业正规军的步伐。有人用“无赖”两个字来形容钢铁业落后产能无序增长,认为它们仅通过“低价”这一项杀手锏就,占领了大片市场,把宝钢、鞍钢、武钢这样的大型钢企挤到了亏损边缘。而另一方面,这些落后企业的显著问题就是节能环保水平极低,“随便盖个炉子就能炼铁”。有人对此感叹:这么多年来无论出了多少政策、喊了多少口号、开了多少会议,钢铁业在淘汰落后上基本没有实质进展。

 

对于落后产能,政府是到了该出重手来“刮骨疗毒”的时候了。不出手则只能养痈遗患——如果现在连“十一五” 减排20%的目标都完不成,以后随着减排难度的进一步增大,要完成到2020年45%的目标将难上加难!而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减排,一些国家甚至还对中国制定的这一目标耿耿于怀,认为中国应承担更多减排责任。

 

所以,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放到一个政治高度上去执行。而在具体实施上,就是要敢于对“养痈”的主管官员动刀——把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与主管官员的乌纱帽联系起来!

 

4月份,国务院协调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18部门成立淘汰落后联合作业小组,首次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5月5日,国务院召开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明确表示要强化行政问责,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对本地区、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强化行政问责,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直至撤职。

 

但是,尽管此次国务院下了如此大决心,那些落后产能最终能否退出市场目前仍难说尘埃落定。因为中国实际上具有一种落后产能生长的土壤,地方政府往往都有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对地方官员来说,发展经济才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GDP考核是官员升迁的根本所在。设若经济大气候有所变化,再碰到类似金融危机那样的影响,各地高耗能产业、落后产能等马上就又会翻身上马。

 

以电力业为例,政府为遏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早在2004年就开始对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八大高耗能行业制定差别电价量化标准,其中限制类企业每千瓦时加价0.05元,淘汰类企业每千瓦时加价0.20元。

 

但实际上从差别电价政策出台后,在执行上就一直存在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与差别电价法的方向完全背离,以“保增长”来激活“高耗能”。例如内蒙古2008年11月份就率先出台《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方案》,对高耗能产业实施优惠电价政策;宁夏、青海等地也纷纷效仿,实施优惠电价政策,集体挑战国家发改委的销售定价权;陕西、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以政府文件或口头约定的方式推出优惠电价政策;而四川省则更是在原直供电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电价扶持政策。

 

从某种程度说,遏制高耗能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难度,与当前中央政府控制房价节节攀高的难度具有一定相似性。中央政府当然希望降低房价从而促进民生需求,但苦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具有高度依赖,显然没有控制房价的动力,这使得几乎中央政府几乎每一次的房地产调控之举,最终都演变成为下一轮涨价的开始;遏制高耗能与淘汰落后产能也是这个道理——钢铁业早在年产1亿吨时就喊需要调控了,但这个口号一直喊到了现在,变成了年产6亿吨。

 

如今,国务院已撒出人马下基层督战,电监会加大了对国内高耗电企业的审查力度,环保部也出重拳加强推进各地的节能减排工作,最终的结果预计会是乐观的——政府看到中央动真格的了,就不会再去硬扛。所以短期效果预计是乐观的,但长期结果如何就未为可知了,中国的落后产能会经常玩一些“死灰复燃”的游戏,表面看起来已被消灭了,但说不定哪一天就又会冒了出来。所以除恶务尽,既然准备下决心要刮骨,就一定要把毒刮干净,避免养痈遗患。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