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楼市调控卡住需求或是错误


李骁:楼市调控卡住需求或是错误

 

如果说今年4月份调控之前,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思路是重在调控供给的话,那么,4月份后的调控思路则完全倒向了调控需求。这个是危险的信号,因为政策的走向从复杂走向了简单,追求短期的成效而忽略解决真正的问题。

 

在过去一系列对供给的调控中,走过不少弯路,比如严控土地供给,造成地价越调越高,土地供给放开后,市场已经进入单线上涨格局,加之土地供给量并没有放大多少,因此地王频出就在所难免。

 

而对捂盘惜售的监检不力,则是另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土地供给绝对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开发企业囤地惜售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所以对供给的调控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问题在于,目前转向对需求的调控,结果又会如何呢?短期来看,卡住需求无疑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长远看,则可能引发比调控供给更为严重的后果。

 

首先,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这几年房地产业几乎吸引了所有行业的资金参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远较其他行业高,另一方面的事实是,资金没有更多的选择,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先不说

由政府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如何,就算是一帆风顺,没有十年八年也不可能到位。

 

而进入房地产业的资金在事实上多年的低利率的环境下,根本没有更多选择,更不要说还有对通胀的担忧啦。如果这些资金被从房地产市场挤出,而又没有去向,那么唯一的的结果就是短期投机,更加追逐短期收益,比如近期游资对黄金和大蒜的炒作。

 

中国饱受河水泛滥的灾害袭击,对治水因此也有着丰富历史和经验,治水宜疏不宜堵,资金就像流水,同样堵是堵不住的,与其等其决堤泛滥造成更大危害,不如因势利导,着手解决根本问题。

 

其次,调控卡住需求的结果是危险的,调控供给无效的结果是房价持续的上涨,而调控需求一旦失控,可能引发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被挤出的投资投机资金在调控放松后报复性进入不说,刚性需求也会出现恐慌性购买,如此发展,房价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以致局势失控。

 

最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对房地业的依赖程度依然十分高,这种一刀切卡住需求的调控,极易导致政策的反复,如果一旦调控过头或者受国际国内突发因素影响,短期内调控转向,那样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将是不可逆转的。

 

在目前看来,加大供给力度,并真正下决心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到实处,并严格执行之前一切针对房地产业的监管措施,这样的组合政策可能才是解决房价畸形上涨的办法,而可针对需求的调控,可能注定将是个错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