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还有脸说文化


公然还有脸说文化

你们还有脸说文化,还有脸说你们有文化,呸!天下哪有如此无知、无耻、轻狂、癫狂的事?有文化,怎么会把整个国民整得来只知道追求皮肉之欢,只知道享受物质之乐呢?怎么会对精神之事采取打隔断,封石膏,施绝育的整法呢?

看见那些蛊惑人心的反文化政客们在台子上聒噪什么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调调,我就皱眉恼火,同时也笑得不行:十足的傻瓜蛋和疯子。难道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这种整法,硬是要我一百分之二百地相信:在物国,确确实实除了疯子,就是傻子;除了傻子,就是疯子。要不就是既疯又傻,或既傻又疯,再也生产不出别样的花子、另类的货色。

在如此国情民况的条件下,怎么还有脸面去奢谈文化呢?那岂不等于在座山雕的窝子里弘扬宋明理学,在金花巷的胭脂楼吟诵四书福音么?只需例举一宗事实,便可知道此国、此民、此族的邪乎、木讷和愚昧,究竟已上什么样的档次,已达什么样的规格。难道你们没有发现,在一个反文化反得最彻底、最过火、最凶狠的地方,遍地都是什么“文化传播公司”、“文化广告公司”、“文化有限公司”、“文化创意公司”、“文化策划公司”之类的机构,不是有点搞笑,搞怪,甚至极端骚靠么?

在如此国情民况的条件下,不模仿,不剽窃是不可能的,因为文人们的文化神经早就被剔除了,他们的文化欲望早已被阉割了,哪里还有什么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一说?实际上只有模仿、剽窃的命!这怪不得谁,因为文化本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是抓拿骗吃,五抢六夺,丛林法则,黑社模式,拼的是拳头粗,力气大,心无耻,比的是谁更狠,谁更歹,谁更毒。我们是有“文化”,但这“文化”充其量不过是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充其量不过是相声曲艺,春晚歌舞。即使有,也顶多是“酒文化”、“茶文化”、“烟文化”、“餐饮文化”、“紫砂文化”、“功夫文化”。至于精神文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根本就靠不上谱,入不了题。我们是有“文化”,但这“文化”是“沙文化”、“浪文化”、“点文化”、“个体文化”,不涉大山深海面积群体。它实际上是一具僵死的标本,硬被文化生意人整成了跳颤的活体,它实际上是反现实的一个幻影,却被政治权谋家弄成了仿佛是全民共享的一种现实。关于这点,我们跳起来吼也没有用,因为有事实能够说话:70年代初,有一个欧洲小国到我们这里来访问,送了我们一套大《百科全书》,我们却以一本小《新华字典》回送。真可谓小国赠大书,大国送小本。80年代中,写《战争风云》的沃克到我们这里来访问,我们叫写《创业史》的柳青相陪。《新华字典》小书PK《百科全书》巨制,柳青同志PK沃克先生,难道这样的事情还不能说明文山化海的故事,还不能揆量精神世界的轻重?除了事能够说话,还有现实可以结论: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还在沾专制的“光”,享集权的“福”,并且看上去还要沾,还要享好一阵子。如果我们的文化果真牛叉,何以会有此等事情的发生,怎么会有如此罪孽与恶报的惨绝延绵

   我相信,在物国,还有更大的阴谋没有暴露,更大的谜团没有破解。比如高考阴谋、房产阴谋,比如公有制谜团、1-2-7谜团,它们仍被政治权谋家、文化生意人合力打造的那张“金箔纸”严严实实地包着,裹着,掩着,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