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县教育局日签167份调令被媒体曝光,成了近日社会关注和民众议论的焦点之一。就在媒体报道此事后的短时间内,湖南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着手调查耒阳县调令事件,并很快查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当地教育局局长和副局长所为,个中腐败事件,当然由当事人承担,该党政处理的由党政处理,该移交司法机关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么快把轰动社会的大事件处理完毕,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地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秉公处事的作风。
事件似乎随着相关部门查处的结果公诸于世渐渐地平息下来,但是我个人仍然觉得事件的处理尚停留在表面,甚至可以说,当地匆匆忙忙地了结此事,主要还是堵一睹“众口铄金”,免得夜长梦多人言可畏引来更大麻烦。
当然,我的想法还不仅限于此,我在苦思冥想:一个县的教育局长,当真有这么大的权力?不管是一天还是一个月乃至一年——签发167份调令。
当地调查组也向社会说明了事件的背景:乃是县委常委会上的研究决定。并且人家也说了,城区有近190名的教师编制空缺,补这个空缺有几种途径,一是从基层抽调优秀教师;二是适当考虑关系户……基层优秀教师的认定标准,相信当地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是不是公平、公正原则下的办法?是不是任人唯亲或者裙带关系千丝万缕牵扯之下的办法?是不是贿赂滋生的办法?再是适当考虑关系户,这个就直接告诉大家去做关系了,尤其是这个“适当”,究竟是空缺编制里多大的比例,怎么做,或者多少人头是不适当?没有明确标准,这就给了具体经办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的广阔空间。常委会研究的决定,当然要由具体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逐一落实。教育局之上还有主管部门,还有主管领导,可见,教育局也算是跑腿单位,并不是完全掌握了农村教师去留的“生杀大权”。
前些年,某县查处了一个主管意识形态的腐败常委,财产收入这块,很大一部分来自基层教师工作调动的贿赂。那个地区,基层学校往城区调动,没有他的点头,任你本事再大都无济于事。据说,在法院不公开依法审理他的受贿案件时,单单他强求索逼的性贿赂就有二十多起。那些分配到偏远山区的当老师的大学生们,也许怀抱着一腔报国之志,振兴贫困山区教育之梦想。可是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不公平的待遇……使得他们向往城市,向往到城市的学校任教。还有他们的家长们,为了子女的前程,为了子女工作条件的改善,有关系的找关系,没有关系的想法子走关系。没有关系,他们要想从农村到城市简直是难上加难。说实在话,在农村当老师,连找对象都成了困难。试问,谁的父母愿意看到子女如此?
167份调令彰显出来的只是冰山一个小角角,罪魁一定不是教育局长。一个县的教育局长,相信他没有这么大的权力,遑论这么大的胆量,他替人背了黑锅。我个人很强烈地希望,把幕后黑手揪出来,依法处理,如果这件事情淡然处之,那就是典型的姑息养奸,今后随着他官职的变化,必将会带来更大的祸害。
再就是把城区空缺的教师编制公布出来,面向全县农村教师公开选拔,依照当地主管部门的聪明才智,他们一定能够制定出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选拔标准,这既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教育负责。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时候,还要求他们走歪门邪道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忍辱负重去贿赂领导吗?如果有了这样的情况,就要对当地主管部门领导狠狠地杀,他们严重地破坏了人类生态的法则。
湖南耒阳县事件,不能就此一了百了,不能让一两个无足轻重的人背了黑锅就罢休!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