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方成果何在?(5月26日)


 

525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不管是约会、见客户还是上班,都无奈地迟到了,迟到的原因并分动身晚了,而是由于北京特有的政治职能而出现的交通拥堵,从通州到东三环的国贸,原本15分钟就可以到,高速路上却耗费了一个多小时。一些人讲地铁居然也堵车了。

这也算是在北京工作与生活的人们默默地为首都做着贡献吧!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前一天开幕之后,继续深入洽谈。中美双方一改从2月初以来的剑拔弩张、振丰对峙的态度,而恢复了和颜悦色,和风细雨的谈判氛围。更是出现了颇为娱乐化的一幕:王岐山与盖特纳握手,中间隔着希拉里-克林顿,两个人期望握在一起的两只手,一只手在国务卿的胸前,另一只在她的背后。照片被抢拍下来,所涉及的三人都颇为尴尬,这张照片被无聊的网友调侃。

但也许正是这一“阴错阳差”导致双方会谈的氛围更加和谐。出席会议的双方大人物都忍俊不禁。在致辞的时候,美国朋友们更是喜笑颜开。

 

200612月开始,本人就中美之间的直接对话,基本都给予了一些关注,并留下了一些文字,总体篇幅在18万字以上了。虽然一再提醒自己,太敏感的话不说为妙,太温吞的话不说也罢,但还是扳不住自己的嘴巴,似乎也正是由于敏感,所联系的一些出版社均未敢冒险出版。想来不出版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这样会更了无顾忌。可以继续说些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中美双方25日下午在北京签署了七项合作协议,涉及能源、贸易、融资、核能利用等多个方面。这些协议包括: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国国务院关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实施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关于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国务院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组工作计划》

《中美进出口银行贸易融资总结合作备忘录》

《中美主权担保融资合作湖南卫生厅购置医疗设备项目贷款协议》

《中美主权担保融资合作安徽淮南光华光神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购置生产环保型特种电线电缆设备和检测仪器项目贷款协议》

《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屋AP1000核反应堆核安全合作备忘录(续签)》。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曾经在这次对话之前直言,美国取消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平衡的一个核心和关键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中美贸易平衡的讨论就没有一个机制。而阻碍这一切的障碍,是美国的《投资安全法》

2007年布什总统签署了旨在加强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法案《2007年外国投资和国家安全法》(Foreig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ActFINSA)以保护美国金融安全,该法案重新定义了涉及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问题,银行、供水、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都被归入国家安全领域,从而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数目从8个扩大到11个。

新外资安全法明确规定,外国投资委员会在审查外资时,只有在确定外资入股的目的是单纯投资时,才需要考虑10%的持股比例。也就是说,倘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外资的投资目的存有疑虑,不论其入股多少,都可以进行审查。

在美国的外资安全法中,关于外国政府控制的交易的定义十分含糊,使任何类型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到美国去投资,都有可能被认定为存在着和政府控制的因素相关的问题,从而受到投资安全的审查。

这些规则反映了美国在欢迎外资的同时,捍卫其国家安全的强烈而持续的愿望。美国为自己的行政审批设定了更为宽泛的范围,也让海外企业赴美并购的变数大大增加。

 

这次对话又被媒体称为取得重大成果了。这已经是中国式媒体的常规性评价了,对于中方,在撬动从美方采购技术以及在美国投资的角度而言,无疑是有“重大成果”的。但本人依然没看出,站在中方的立场上,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地方。

陈德铭提到“很多技术不仅会从美国得到,也可以从其他国家得到:在美国失业率高、金融危机困难很大的时候,也给美国企业一个公平进入中国大市场的机会。”

按照本人粗浅的理解,那么这应该是美国人“上赶着”争取得到中国的市场,而不是中国“上赶着”敞开市场巴结美国人,让他们进入的问题。

第二轮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开始之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开始了持续10天的推销之旅,核心是推销美国的新能源技术。虽然商务部长相当于国家的“出口总监”,是推销者的决策,但可以想像,这个推销员非但不会遭遇“谢绝推销”的闭门羹,相反会受到众星捧月般的欢迎与接待。

去年骆家辉去廊坊,当时的一个老同事在新奥集团,发来长篇累牍的英语文章,非要我帮他翻译,很自豪地说是骆家辉访问他们公司并发表演说的记录。我实在推托不过,才把大概意思跟他做了一些转述。

 

虽然媒体与专家们都在为“重大成果”而弹冠相庆,但本人依然没有那么乐观。

恰恰相反,本人认为,从这一轮的对话成果看,中国再次掉进了美国人的陷阱中。

当美国人指责中国外贸(特别是与美国之间的)顺差,为中国从美国那里赚钱并限制美国本土人就业的时候,中国人颇为委屈地说,“你们的很多企业都在华有投资,有品牌,有工厂、有产品,原料进口,成品出口,很多也是流入你们的口袋,而且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极大地帮助你们克服了输入型通胀,帮助你们缓解了社会矛盾,难道要恩将仇报吗?再说,不是我们不想买你的东西,而是我想买你不卖给我”。

那么现在,美国需要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美国走上了“再工业化”的道路,特别是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后的压力之下,美国人以自己在新能源方面的“先进技术”,“授权”可以卖给中国人。

——看到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我感觉到的居然是羞辱。

 

为什么美国人原本需要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东西,却要摆出不想要的态度,并罗织低价倾销,政府补贴、侵犯知识产权等等罪名,以市场拥有方的姿态,意欲何为?

——很简单!玩命地压低价格呗!让你出口就赔钱!此之谓“欲擒故纵”;

而美国人要把东西卖给中国人,先表现出不卖给你的姿态,然后制造你很缺乏的舆论导向,同时在全球掀起不买不行的态势~~不买你就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所以,你再不买就说不过去了。

——同样简单!卖的时候提高价格,而且让你进口不计成本,此亦为“欲擒故纵”。

而且重要的是因为人家从不卖到卖,态度变化的本身就已经是让步了。所以,在这种贸易战里,中国人依然不能还价,人家多少钱卖给你,你就只能多少钱买。颇有些美国卖给台湾军火一样,明明是天价卖给你一些已经被淘汰的技术与设备,还要让你感恩戴德。

 

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买美国人的东西,都要“上赶着”让自己没有议价权。为什么我们卖给人家东西,都要让人家任意砍价,直到确实面包的价格低过面粉。

就如中国是铁矿石最大的需求市场,却没有议价权;中国是丝绸的最大出口国,依然没有议价权;中国的原油50%左右靠进口价格很高,没有议价权;中国的汽油出口价格很低,居然同样没有议价权。

对于外资与洋面孔,中国是敲锣打鼓“热烈欢迎”,把一切优惠政策都提供给他们享用,即使如此,外资还“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却是铁面相拒,总是怀疑中国危害其国家安全,即使如此,中国还是要低声下气地往美国投资——即使买到的是赔钱货,垃圾债券、股权及金融衍生品,都要感恩戴德!

——凭什么啊!中国人的大国尊严到哪里去了?!

 

说实话,我对美国人——至少是从美式传媒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没有什么好印象。

首先,美国人是得理不饶人,甚至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旦为自己找到一点道理,甚至那点道理都是强词夺理的,都要实施严厉打击,以除后患的。这一点从美国对伊拉克的萨达姆,对伊朗的内贾德、对朝鲜的金正日,对“基地组织”的本拉登等等,大体都是如此。就连与俄罗斯之间削减核武器的进程都用这个方针。

其次,美国人实在理屈词穷,就哭穷以博取大家的同情与怜悯,甚至动用赖皮手段。

比如在金融危机最黑暗的时候,到世界各地去推销他们的国债的时候,比如美元遭遇抛售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遭遇动摇的时候,当然也包括尼克松撕毁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协议的时候,莫不如是,虽然背后依然在实施贸易壁垒,但总算是不提人权问题,也不提知识产权分歧了。

第三,美国人对自己的权利使用,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即使注定要过期,都要尽量把有效期延长。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不管是美元与黄金价格挂钩所形成的美元国际货币的霸权地位,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即以后的WTO)无不以美国的利益为核心。再看美元与石油价格挂钩,美元与新能源技术挂钩。莫不如是。

 

最后再说被本次对话忽略的两个“小问题”:

陈德铭指出,中方三个核心关切主题:即美国如何逐步消除对华高科技出口障碍、平等对待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以及何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入世的时候,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都一致同意最迟不得晚于2010年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去年728日,在第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中,有一点是被中方认为重大成就的,就是“美方愿与中方加强合作,争取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双方将共同支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加强贸易融资合作。”“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这一表态在本次对话中,连提都没提。即使是给出一个时间表的态度都很吝啬!

——倒也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那么重要吗?大约承认了这个地位,就不能任意进行经济惩罚了。连这点都被作为有力的砝码,可见美国人对中国的敌对态度。这一点又体现出前边所说的第三点。

 

另一个小问题,是被广为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与人权问题,也暂时被搁置不提了。

这些问题原本就是中国自己的内政,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是容不得外人插手的。

就如3月底,某个网友所说的

——我们的人民币,招你惹你了?!

 

话又说回来了,也许中国确实需要产业升级换代,在其过程中,少不了要采用拿来主义,而在拿来的过程中,姿态低一些也情有可原,但不晓得的是中国人的谋略到哪里去了!

 

贾春宝

2010526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