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心智模式培训的利器——谈企业培训模式


企业管理应有两大管理系列,一是原则管理系列,科学管理创始人泰罗以及后来者他们所创立的系列管理模式——MBA管理,一言以蔽之,原则管理,我们笼统称之为刚性管理,当然其中也不乏文化管理的要求,但不构成其主流。二是文化管理系列,文化管理是管心的艺术,是柔性管理。因此,企业培训的模式也应有两类:一类是企业规则管理的培训,诸如:规则的产生,规则的发展,规则的破坏,规则的执行;又如项目管理,绩效管理,宏观管理,微观管理,他律性管理,也包括技术技能性训练,均属于刚性管理而带来的规则技术性培训。一类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借金庸小说的两句武术术语,前者称为剑法,后者称为心法。一般侠客武士重剑法而轻心法,真正的武功高手是既重剑法,又重心法,而且心法高于剑法。一般的企业培训也是只重剑法而轻心法。企业心法培训,内容颇广,包括忠诚、善良、正直、诚信、宽恕、宁静、快乐等等。忠诚,可以增加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使命感。善良,仁性化管理,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次,他能极大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正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基本人格标准,是规则执行的心理天平。诚信,信誉高,成本低,信誉低,成本高,信誉应纳入绩效管理而计入成本。宽容,理解万岁太难,宽容方可万岁,宽容不是纵容,宽而有度,生活琐事,非原则性矛盾冲突均在宽容之列。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决策者必须具有沉潜海底而不浮躁的胸襟,方能“致远”而获取成功。快乐,是沟通的润滑剂,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使者;企业不可一日无沟通,那么企业则不可一日无快乐。快乐管理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诸如毅力培训,魔鬼训练,超越自我的训练,也属心智训练,或曰心理素质训练。许多企业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培训部属以及员工的剑法,他学会了企业运行的规则,学会了企业操作的技巧,却跳槽转而为其他公司服务。即便是无法跳槽,仍在你的公司供职,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在此意在彼”,一心只思“鸿鹄之将至哉!”他不为公司发展效力,不为公司未来着想,不是公司的动力,而是公司的惰性力。他工资照拿,福利照领,工作任务勉强完成;找他的缺点,不明显,找他的优点,也不是完全没有;你吹不燃,打不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称之为“鸡肋人才”,令企业管理者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说心法的培训,高于剑法的培训,人格不完整,心理不健全,技能再好,能力再强,不为你所用,其“能”何用?譬如驾车高手,他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于你何益?更何况具有一般技巧性而缺道德修养的“鸡肋人才”呢?“德者,才之主也。”心法乃剑法的统帅,其心不正,其术何用?心法是基本功,是大厦的基础,没有基本功的剑法是花剑,没有基础的大厦是空中楼阁。培训应从心法做起,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而管人的重点在于管心,管心的精髓在于共同认可的文化。文化是企业发展之魂,心理素质的培训是文化培训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必须的培训。国学是入世的哲学,是修身的文化,国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管心的文化,是训练心法的文化,是研究做人的文化。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先做人,后做事”,我们则进一步说:“善于做人,精于做事”,国学则告诉我们“做人”或“善于做人”,做人,应先学会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只有管得住自己的人,才能管住他人。心理素质培训则是对自我约束的培训。内有心法,外有剑法;内有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积极向上的员工;外有披荆斩棘,冲锋陷阵的勇士,企业发展自在指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