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易贷中国【贷款风向标】的采访问题.
1、 据易贷中国从上海房地产市场得到的消息,进入五月,上海房产成交量下挫显著,但价格却依旧坚挺。逐渐增大力度的房贷新政能否有效遏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答复:五月份是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的开始阶段,市场还在观望,由于之前形成了“越调控房价越上涨”的现象,使得购房者和房地产商对于此次调控的效果都抱着先观望的态度,而不急于做出购买或者降价的决定,因此形成了目前成交量显著减少,但价格基本未变的现象。房贷新政能否遏制房价上涨,既取决于需求方(购房者),也受到供应方(开发商)影响,存在着购房者与开发商,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我认为,中央政府有解决房价不合理上涨的决心,此次调控务必看到效果,部分房地产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有可能出现双方的妥协,相信随着政策效果的不断释放,房价将结束之前不合理上涨的局面。
2、 今年以来,加息传闻一直不断,而这种传闻也不断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同,您认为加息会对市场带来何等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答复:加息是一剂猛药,造成全社会的融资成本上升,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及没有其他替代选择,通常不会采取这种措施。加息可以抑制经济过热,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往往是局部过热,局部的问题,如果采取加息,犹如让全体吃药,这种举措虽然能让过热部分降温,但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而且加息会吸引国际上的热钱流入,导致更大的通货膨胀威胁,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仅对于解决通胀无益,甚至带来更多副作用。相信中央政府会采取其他监测调控手段,尽量避免或者推迟加息。
3、 银行风险被多方高度重视,信贷政策也突由去年的宽松转为今年的紧缩,对于民间合理的贷款需求,应当如何适度的释放?无抵押无担保个人信用贷款举步维艰,如何在民愿和银行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答复:应该正确看待信贷政策的变化。无论宽松还是紧缩,主要目的是流动性的总量控制,不是针对所有产业都实行紧缩,而是有保有压。从中央政策导向上看,是希望对中小企业和重点行业采取扶持和贷款倾斜,但是,如何具体操作,是商业银行自己的经营问题,政府无权干涉。我认为解决银行不愿意向民间放贷(主要指中小企业主,而非住房、购车贷款),需要准备一些先决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看政府是否鼓励和提倡。由于国内没有建立系统的征信系统,也没有关于个人破产的法律规定,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只能求助于抵押担保,因此无抵押无担保的个人信用贷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很难大规模去发放的。另外,从成本和收益上看,由于规模有限,属于低盈利项目。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个鸡肋,但是对民间贷款机构而言,却有足够大的吸引力。民间贷款机构可以通过更细致的风险管理手段,并通过提高风险补偿利息,而从中获利,同时,这样也可以填补市场从银行那里无法满足的需求。政府应该鼓励发展更多的民间小额贷款机构,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
4、 在您的新书《聚变》中,关于民间融资有详尽的剖析,作为融资体系健全的表现之一,身份逐渐被认可的民间借贷,您认为应如何做好引导,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答复:在西方发达国家,融资从来没有民间和非民间之分,而且多数都是私营的,事实证明,民营经济进入金融领域,与国有经济的金融机构没有什么不同,无论是经营领域还是行业规范,以及监管,都应该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放开民营经济进入金融领域,并没有任何风险或者障碍。我们之前看到的种种说法,比如强调国有经济在金融领域的安全性,都是思想僵化的反映,也是既得利益群体的托辞。好在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民营经济36条,公开支持民营经济进入金融领域,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细则,只要加强监管,民间借贷不仅不会冲击国家金融体系,还将起到填补空白,促进经济更好发展的作用。
5、我国经济形势逐渐向好,在此基础上,未来的信贷格局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复: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时候,信贷应该也是稳定的。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于信贷,特别是我们看看之前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就会发现,作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其实很少从信贷方面得到太多的支持,这说明这个群体非常有生命力。假如信贷体系能够不断改进,信贷环境更加优化,那么民营经济将能得到更多的信贷支持,发展得更快更好。同时,我相信,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形成,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综合起来看,未来的信贷格局会出现民营经济所占比例扩大,民间融资更趋活跃的现象。
6、今年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在个人贷款缩减的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却呈现出一定比例的增长,中小企业信贷机构也在北京等地放量出现。由于身为高风险区域,银行如何规避这块业务的风险?此融资需求体系如何完善?
答复:中小企业贷款是众多商业银行未来争夺的一块重要市场。从市场结构而言,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银行的对公客户中,私营企业占比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不可能只和国有企业打交道,也无法长期忽视这个客户群体。加上政府不断对银行施加压力,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对于促进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各商业银行也想出了一些办法,来降低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损失,但还不算是突破和创新,未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完善企业征信系统。
遏制房价不会中途停手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