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排名拷问百度商业伦理


竞价排名拷问百度商业伦理

赵志疆

近日,一则百度查询排名前三位的假冒南航公司诈骗钱财的新闻,将百度竞价排名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记者经过调查得知,只要交钱多,自己的公司想排在百度搜索第几位就能排在第几位。(5月26日 金陵晚报)

假冒网站诈骗的伎俩其实很简单——将各自网址乔装打扮之后,以“山寨南航”网址的形象骗取人们的注意,同时以种种借口拒绝接受比较有保障的网上交易形式,诱骗人们直接将现金汇入其个人账户。在这出李鬼打败李逵的现实闹剧中,百度搜索引擎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其推介,假冒网站才会以压倒性优势首先映入公众的眼帘,而这恐怕也正是假冒网站甘愿为此支付不菲佣金的关键所在。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搜索引擎已经深深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搜集资料的重要渠道。作为国内同行业巨头,百度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特别是在谷歌退出之后,其垄断优势更加明显。然而,牢牢掌握着搜索话语权的百度,却一再令公众“很受伤”——实际上,早在2008年,百度就因央视曝光其竞价排名黑幕,被指大规模人为干涉网络搜索的结果,从而遭致公众的强烈声讨,百度甚至由此成为国内网络反垄断第一案的主角。

当同样的丑闻再次骤然来袭,实在是令人无言以对。遥想上一次丑闻之后的危机公关,百度曾以“部分网站利用竞价排名服务推广其网站上的虚假医药信息”为由,向公众道歉,言下之意,自己其实也是受害者。这一次,子虚乌有的凭借竞价排名“上位”,不知道百度又将做出怎样的解释?

毋庸讳言,竞价排名给百度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尽管这一做法早已被国外同行所抛弃,但却被百度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百度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地追求利益,但却不应以公众被蒙蔽甚至被欺诈作为代价。实际上,互联网上的各类广告早已为人们所接受,而人们不能接受的是,明明是商业广告却要乔装打扮之后以公共信息的面目出现,一如此次假冒网站的轻易“上位”。各类节目中的“植入广告”令人不胜其扰,其中关键在于其“不按套路出牌”——倘若是在广告时间段,公众尽可以自由选择,牢牢吸附于节目之中如蚂蝗般挥之不去,只能令人徒呼奈何。与之相比,百度中的“植入广告”几可乱真,非如此,恐怕不足以解释诈骗网站如何能一次次得逞。

作为一家商业网站,我们无法要求百度摒弃一切市场行为,但是,作为一种以社会公器面目出现的大众媒介,百度起码应当恪守最基本的商业伦理。让广告归于广告,信息归于信息,这对于百度来说,真的很难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