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不进则退
18日,北京建工以14亿余元的总价中标房山区房山线长阳站8号地,折合楼面价达到7500元每平米。成为房山地区第二高价地,房屋建成后预计售价将达15000元每平米。
房山地区第一高价是,1月14日 ,北京森阳房地产开发公司以2.8亿元拿下房山良乡镇通尚苑二期地块,楼面地价达9302元/平方米,超过了去年万科中粮联合体在房山创造的6443元每平米的楼面价,一举成为房山地区新地王。“但是此次地块也可以称作地王。”中原地产张大伟认为,良乡地块面积很小,且与长阳不在同一区域,不具有可比性。
新国十条作为最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刚刚满月,北京市罕见出台的京版楼市新政不到20天。北京又惊爆诞生新地王。地王又现,又是国企。难道这是给刚满月的楼市新政的一份“厚礼”?颇具讽刺性。这使得笔者想起了今年两会上,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无论是大会讨论,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楼市调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人大会议结束不到24小时,北京一天就诞生三个地王。显然,地王、国企都没有把两会,没有把最为严厉的楼市新政放在眼里。从楼市新政出台满月有余的情况看,只是成交量大幅下降,而房价依然坚挺甚至一些城市依然我行我素上涨。房价仍在涨,地王又出现,再一次在考验楼市新政效果,再一次公开、公然挑战调控政策,再一次在挑战百姓的心理承受力,再一次在挑战国家容忍底线。
为什么开发商胆敢死扛房价甚至继续涨价,为什么国企仍然敢于创造地王?他们有过去屡次调控房价越调越高甚至屡次流产的经验,他们摸准了一些地方政府不是真心调控楼市,他们抱有在楼市调控一时影响到经济增速以及资本市场时,政府会出现犹豫不决,出现弱化调控力度甚至悄无声息退出调控的幻想。
不可否认,中国新一轮最为严厉的调控政策确实潜伏着流产、退出甚至失败的危机。从宏观经济面分析,许多人把股市暴跌归咎于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股市跌跌不休,给了开发商及力挺楼市泡沫派以反击口实,使得楼市调控新政正在承受巨大压力。以笔者看,不排除利益集团通过制造股市暴跌,施压楼市新政退出和弱化。其次,楼市成交量大幅下降,接下来GDP增长率必然会受到影响,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会放大对GDP增长率的影响,施压决策层弱化楼市调控力度甚至退出调控政策。再接下来,政府财政收入可能受到影响,使得地方政府等开始消极对待楼市调控政策并力谏中央退出调控。有报道称,截至目前,2010年上海经营性土地出让金已经超过了650亿,逼近上海去年全年土地收入675亿。就拿北京这次地王来看,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一针见血地说:“底价和销售限价定得高,显得地方政府在调控房价上没有诚意,其并不希望看到房价下降,还想多卖土地。”这是房地产绑架股市、绑架GDP、绑架政府财政的真实反映和后果。
从微观形势看,不要小觑开发商的能耐;不要小觑开发商,个别地方政府,土地、住房管理腐败官员等通过共同利益结成利益集团的本事。他们将会使出十八班武艺抵抗楼市新政,游说政策决策者,误导百姓大众,忽悠购房者,最终达到减弱楼市调控政策威力,继续维持暴利的目的。
中国房地产调控新政虽然一月有余,但是正在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决心大小仍是关键。就在大家议论新政效果有限,可能会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时,18日发改委官员公开说,不会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这种话语是在给开发商吃定心丸?又给百姓以怎样的房价预期呢?笔者不得而知。从新国十条严厉的信贷政策出台后,执行上参差不齐,各地调控政策出台也是星星点点。特别是税收调控手段只听有雷声、不见下雨下。笔者认为,再观察一段时间后,如果开发商仍然死扛房价甚至变本加厉继续涨价,扰乱百姓购房预期;如果调控效果仍不见大起色的话,就应该出台釜底抽薪之举,即:住房保有税或者高档住房消费税以及提高交易税和提高交易期限的重拳考虑出击。
笔者敢断言,如果这次楼市新政再次无果而终,再次出现反复和流产,那么,中国经济大患将至,中国经济真要向崩溃边沿走去。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10-05/19/c_12116712.htm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