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我身边的民族团结的故事


   今天上午在新疆自治区科协礼堂,听了一场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我身边的民族团结事”。共有九位代表发言,有维吾尔族、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整个演讲活动次序井然、鸦雀无声、内容感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新疆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了。其中一个是我和我的二十个孩子们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河南省十佳大学生志愿者在和田地区一个很偏辟的农村当老师的事情。整个村子都是民族村民,就他一个汉族。但经过一年的工作,他和这些维吾尔族孩子结下了情意。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在2009年7月5日(“7.5”事件)两个维吾尔族小朋友(一个八岁,一个六岁),在暴徒面前,保护汉族妇女的故事。还有很多故事,都非常感人。

   新疆发生“7.5”事件之后,对新疆整个民族关系,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一夜之间,民汉关系从底层产生了公开的对立。有专家说,“7.5”事件使新疆民族团结的局面倒退了几十年,可以说由于“7.5”事件使新疆几代人在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领导下所取得成果毁于一旦。人民损失惨重,社会代价太大。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从维稳到改善民生,使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又逐渐的恢复到“7.5”事件之前的状态。听了这场演讲,使大家认识到,新疆绝大部分各民族群众是热爱新疆这块美丽的土地的,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的.

   从新疆的实际工作、实际生活的情况看,凡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里共同工作的不同民族之间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在共同生活得社区、大院以及乡村、连队,不同民族的也能一个和睦的关系。不想看到这种和睦关系的仅仅是极少数。如果不同民族在工作、生活中就没有交往与交流,那遇到突发事件就很容易受到调唆。在新疆的南疆,有很多维吾尔族年轻人从来就没有和汉族人有过接触和交往,在南疆,汉族人很少,又非常集中,兵团的团场、连队和地方在地理上是相对隔离的,因而在经济关系、社会交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联系。这是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7.5”事件中,大部分暴徒是来之南疆一些县域,就说明这一点。未来新疆社会事业的进步、民族关系的和睦,很大关系上取决于民汉百姓在生活、工作的交往,取决于地方和兵团的关系。未来新疆民族关系要和睦,兵团和地方经济上、政治上要融合。未来新疆兵团地位和存在形式值得社会管理者重新思考。

    从“7、5”事件发生的规模上看,参与者大部分是来之社会的底层,不得不看到,新疆现价段存在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是事件规模迅速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共同生存的区域里,民族关系说到底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经济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引起民族矛盾的直接原因。国家和政府通过大量的支援,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南疆一些贫困的地区,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当地的维吾尔族百姓与汉族百姓的相对贫富差距是存在的,并且在未来十年都会存在,那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如何解决汉族与当地维吾尔族百姓贫富差距是个要长期考虑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是真正体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智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