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经济亟需降温


中国现在收紧银根,让过热的经济逐渐软着陆还为时不晚。

 

过热经济亟需降温

 

文/陈思进

 

今年五一劳动节刚过去, 5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0.5% 。由于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调整的时间是在近期股市大跌和房市交易量萎缩之时,从而引发了各方的猜测,央行将何时动用加息这一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来控制房价。

 

而在欧美,因希腊率先爆发债务危机,令欧元区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昨天,欧盟出台了7,500亿欧元纾困方案。“无独有偶”,美国政府刚宣布,为了阻止因法拍屋大量增加,房价继续下跌,准备在情况最糟的四个州,无偿发钱给因失业而无法继续供房贷的人。这两个救市的“利好”消息,使全球股市从前几天的颓势中止跌大幅上扬。

 

收紧银根和大肆撒钱,这两件事看似南辕北辙,毫无联系,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回头展望,中国早在 2008 年年底就准备收紧银根,给过热的经济、特别是飙升的房市降温了。结果未能如愿。为什么呢?真是“多亏”了美国的金融海啸。因为金融海啸,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骤减,而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拿不到定单了;出于无奈,中国政府只得投入四万亿“救市”,这些钱多半进入了房市,使房价继续飙升,弥补了出口的损失,使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率先从危机中脱颖而出。

 

不过,针无两头利。也正因为如此,加上大量热钱撤出美国和其他受灾国家,悉数涌进中国。这下可“好”,中国一线城市的普通百姓买一套房,需要祖孙三代的积蓄。这一状况,又促使中国政府不得不出台调控措施,来遏止房价上涨过快。

 

但是很显然,这些日子中国央行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所谓“回收流动性”,表明“救市”措施已见成效,再不及时调控则会物极必反。因为大规模投资的同时,自然将带来居高不下的债务。据悉,除了央行的四万亿放贷,更有7万亿、甚至更多的地方债务。如此高的债务,颇似希腊、及其它濒临破产的欧洲“笨猪五国”前些年的状况。这一警示红灯,肯定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

 

如今中国的投资者都在观望与猜测,在调控政策下,股市和楼市将会跌多少;而当“民愤”稍平或通胀压力略微放缓,政策是否又变回“扶持性”了。纵观前些年,调控房价的相关政策总是在“扶持与遏制”中反反复复、变来变去,目前不敢先于美国采用加息调控,也与股市和房价的上下紧密相连。

 

事实上,目前全球的实体经济远未康复,欧洲的债务问题更拖住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欧盟出台的纾困方案表明,因希腊欠债巨多国家濒临破产,令欧盟不得不伸出援手去堵这个大窟窿,否则将祸及整个欧元区,以至全球。

 

近三、四十年来,全球多数国家都学美国的经济模式,放松信贷、借债消费,代之以漂亮的口号:“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其结果从根本上扭曲了供求关系,使经济畸形发展。经济指标GDP似乎猛增,就好似运动员服用了兴奋剂,“成绩”是上去了,但一离开兴奋剂就玩不下去了。虽然“救市计划”使金融机构的债务或减少、或扭亏为盈,但那些漂亮的盈余数字,全都是以政府公共部门大幅增加债务为代价。

 

美欧政府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充分暴露了发达国家的结构性财政问题: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忽视泡沫时期的财政改革。更为严重的是财政赤字化,已成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模式,货币在债务产生时被创造出来——各国央行的货币基础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短期和长期债券;在债务偿还时被销毁,由此形成了债务货币;又无不大力信奉提前消费、信贷消费的借贷支出模式,令救市计划“救”到无法撤离的地步,可见资产证券化的毒害之深,就像抽鸦片上了瘾,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跌入了死循环的怪圈——欠债——救市——欠得更多……

 

中国现在收紧银根,让过热的经济逐渐软着陆还为时不晚,一旦发展到希腊今天状况的话,就来不及了。因为中国如此巨大,能像美国那样发行国债?能得到欧盟纾困资金吗?届时谁指望谁来相救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