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诚:开发商不降价的秘密


陈真诚:房产税迷局下开发商不降价的秘密

文/陈真诚

(载2010年5月28日《云南信息报》,原地址 http://www.ynxxb.com/content/2010-5/28/N91944563940.aspx)

 

内容导读目前这种开发商坚挺不降价的局面,可能会维持到半年度宏观经济数据出来前后即6-7月左右…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5月17日,房地产调控新政“满月”,是否开征物业税或房产税这种准物业税,真是一团迷雾。

很明显,目前,在系列调控政策的作用下,调控政策开始显效。在新政“满月”之际,虽然作为房价下降先兆的成交量大幅度下降,但不少开发商依然挺着,不愿意降价,多数地区房价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因房价过高、预期房价会下降因而普遍观望乃至弃购,市场表现为买卖双方僵持的胶着状态。

一些舆论认为,开发商不愿意降价的原因是,因为开发商手持的资金充裕,资金链压力不大,而是否开征物业税或房产税这种准物业税是一团迷雾。而其实,开发商之所以不愿意降价,其真实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手持的资金充裕没有资金压力,而主要在于房价上涨不会下降的预期。他们认为政府不会下狠心调控房地产,不会真正打压房价使房价下降,此轮调控依然不会见效。

事实上,市场上几乎一致性地认为,房价下降的大势已经确定,但由于房价下降的结果必然会危及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一些开发商及利益相关者,则试图想方设法影响政府决策,影响市场预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消费者放弃观望,从而影响价格走势,阻止房价下降。

在目前,一个重要的具体表现是,当调控新政“满月”之际,由于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房价大幅下降的情况,于是,一些人便以新政“满月”房价松动不大、政府并没有明确是否开征早已风雨满楼的物业税或房产税这种准物业税为理由,不惜夸大新政“满月”的市场表现的意义,以之做结市场大势和调控政策走向。一些官员、媒体人士,为了自身利益,不断释放政府将松动房地产调控的舆论,试图通过肆意歪曲报道以误导市场预期。于是,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放松的观点,纷纷见于部分财经媒体的显目位置上。

而其实,不难看出,这种政府在新政“满月”后就将松动房地产调控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这场由中央政府部署的房地产调控,国务院接连召开了两次常务会议,还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可谓声势浩大,前所未有。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一些政策还没来得及实施,甚至一些政策内容还没有细化,政府怎么可能会在政策刚出台一个月后就放松调控?调控怎么可能会在短短一个月后就转向?否则,如果政策只执行短短的一个月,这场由中央政府部署的“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就“变天”,那么,“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就可能变成最“短命”的政策,“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就可能变成最“短命”的调控。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劳命伤财?岂不是视国务院决策为儿戏?岂不是要完全彻底摧毁政府信用?否则,如果此轮严厉调控真的在刚实施一个月后就松动甚至转向,那真的将是全世界的旷古奇闻!

大家不难明白,不用过多解释的道理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全部政策的调控效果不可能完全显现,十年来积累的房价问题不可能就此全部解决,“新国十条”不可能迅速彻底逆转房价走势,因此,不能以新政“满月”来断定房价走势,以新政“满月”的市场表现来做结市场,更不能以新政“满月”来断定政府将松动房地产调控政策,否则,就可能犯方向性的预测错误。

事实上,基于种种迹象和逻辑分析来看,这一轮房地产调控肯定还将继续,甚至还将继续深化。其理由非常简单,(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且不说是否真的会开征物业税或房产税这种准物业税,但至少将来肯定会加息,打击囤积闲置土地的政策将进一步从严执行,还将强化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因此说,在短短一个月之后,调控不可能就此转向,政策不可能就此松动,相反还可能变得更严厉。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在上海或更多城市试点开征物业税或房产税这种准物业税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政府决定在上海或更多城市试点开征物业税或房产税这种准物业税的可能性很大,那么,离开征的时间将不会太远了。

这样来看,目前这种开发商坚挺不降价的局面,可能会维持到半年度宏观经济数据出来前后即6-7月左右。这是因为,即便有多种因素约束,但一般来说,在半年度宏观经济数据出来前后,央行应该加息。一旦加息,房价预期肯定会再受重力打击,多数开发商则会放弃观望,会改变房价在阶段性时间内不会上涨而将下降的预期。

到时,一旦开发商确认政府将会下决心继续调控房地产,建立起房价肯定下降的预期,放弃观望,那么,(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不管资金是否充裕,多数开发商就不会再选择坚挺不降价,而会纷纷采取包括直接降价等办法促进销售。

[联系作者陈真诚QQ622000544,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8975123407,限工作联系。欢迎加入QQ群“全国土地项目交易所”(群号48719930):此群为全国土地、楼盘项目供需双方、银行、投融资等机构人士提供一个专业的研讨、信息沟通、交易平台。实名制,申请加入者请注明个人姓名和单位名,以便放行。无关人士免入,否则,事后也会被请出。]

 

阅读推荐:

“行业意见领袖”背后的故事

房地产调控岂能是短命儿戏

不让房价下降相当于富士康激励跳楼

新政满月论暗藏房市阴谋

地方开始托市阻止房价下降

暂缓开征物业税

政府化解了物业税难题

地产股误读总理讲话难继续飙红

房地产调控最大悬念

房价下降楼市泡沫依然堪忧

向任志强扔鞋的人挨打

房市调控或出现水中挤海绵现象

恒大地产炒作别玩过火

房市或出现价格乱战

万科等或成降价后起之秀

恒大带头降价不亚于一场调控

开征物业税新预兆

揭穿开发商的低碳谎言

警惕房地产调控次生灾害

央行再抽血致股市房价速跌

调控避伤房企炒房大限来了

会否因新金融危机再救房市

房价一周降三成五一或开促销门

如果女人都走光了…

房价下跌的富人之忧穷人之虑

最严厉调控或致房价调整5年下降超50%

房地产迎来史上最严厉调控

银监会加速房地产洗牌

房地产市场中了什么魔咒

2010 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银监会禁贷将杀小济大

房价下跌50%房地产也不会崩盘

资源性非民生地产依然值得投资

默认保护地价房价上涨有悖公平正义

预售制度可能被取消或调整

八大因素证明土地调控还将加码

土地招标暗标制受欢迎值得推广

投资回报率是道坎

“海南热”再次警示房地产泡沫

国家经济与百姓生活谁服务谁

浑浊土地市场背后充斥歪门邪学

中国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

海南泡沫破灭加速全国房市调整

海南泡沫或致物业税提前开征

央行或因经济外交策略提前加息

土地调控将越来越严

房市遭遇退房滞销过剩三难题

别让海南变成坏榜样

哪些地区或将试点物业税

物业税或成房市调控新工具

2010年房价下降将成大势

警惕银行地产风险互动爆发

中国迪拜风险最高的十地区

地方政府拿走超六成信贷财政负债

压垮高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物业税从持有第二套房开征

房市正上演一场阴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