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辜负时代对中国的垂青


  我们不会辜负时代对中国的垂青

  李华新

  世博会的开幕式很精彩,我们是一个很会制造精彩的民族,一千多人的创作团队 ,使用了最先进时髦的声光电技术和焰火技术,打造了30日晚上浦江的“春江花月夜”。这是在21世纪才真正有可能创造的春江花月夜,实际上是现在的申江的花月夜,这样的一个夜晚是对所有发展国家的一种褒奖,它要得到的赞誉一定是很热烈和很让人激动的,但是,这样的一个夜晚是属于21世纪的,是属于地球人的,是属于所有国家的。因为面对21世纪科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同样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一样,只是发达中国家较早的使用了地球上的资源,而他们的欠账,成为现在发展中国家必须买单的现实,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气候变化也好,水资源的紧缺或是因为水资源而爆发的战争,依旧存在也罢,抑或是环境的污染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重也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第一提出-----中国则是承担了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城市,让生活得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各国都在积极行动,而且是仅从焰火燃放的使用低碳焰火的苦心来看,可以看出主办国的良苦用心,而那些在各个国家馆所使用的科技手段,就能感觉到低碳经济、绿色革命的呼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共识。而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的世博会,它的寓意不仅只是那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奇,而是这些背后,人们对于人类自身生存质量的担忧。

  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或许成为中国的一种自豪,可是面对现在的环境和资源的极度开发,人们已经意识到今日的世界上无法各国关门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而不会考虑到他过利益的,而且是面对一个更家需要国际合作精神的世界,我们人类只有这一个地球。我们无法不去思考在今后如何生存的问题。

  在上海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这是肯定是说不需要用多少猜测和制造悬念来回答的,可是人们应该如何来面对自己能够制造精彩,可是人们依旧需要在制造出精彩之后进行新的思考,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森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在开发浦东20周年的之际,上海应该通过世博会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挑战。一个城市可以塑造自己的城市特性,而不只是造摩天大楼。这样的一个提问和设想是很具有前瞻目光的,因为世博会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开不是或是烟火晚会。

  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举办世博会之后出现的经济发展的奇迹,它的起点是无法绕开世博会的。而且现在需要提出的是世博会真正的主教应该是科技和工业的力量。自1851年伦敦举办了首届玩过博览会之后,世博会就成为各国展示其心工业技术和商品的舞台。历史上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几乎都举办过世博会、而在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博会,它显示了德国高超的工业和信息技术水平,也展示了德国各界对同一后德国的经济发展的信心、而且一个不用置疑的话题还在于,汉诺威世博会通过“人、自然、技术”的主题和一系列努力,促使参与者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大大推出推动了世界各国在新世纪里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回到上海的世博会,我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参观世博会,到底看什么的问题。我们历来有凑热闹的兴致,来参观世博会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是在我们国家举办的,而且是在环境气候因素不断凸显,并且是在呼唤绿色革命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因此,在我参观这些项目时,我们是需要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水平和对未来竟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展示上,而不是一次逛庙会的那种光怪陆离的不知所措。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知是不哦会带给我们的新的理念、新技术,而不是用猎奇的眼光来看看究竟有多少新鲜。世博会是被称为“只是的奥林匹克”的,这是它核心的内核,也是我们把握的基点和平台。

  这就需要我们的平静和耐心,需要去除那些浮躁和狂热,为寻求和体验新的知识而来,这是一个最平常的心态。去世博会需要先做案头的功课,需要有目的的前来。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