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我们理解你


毛泽东,我们理解你

2010年05月06日 来源:原创 作者:谢立勋 上传:谢立勋

关于毛泽东的一些评价,可谓很多了。尽管有一些人对毛泽东的评价,多有微词,但我反复思考,仍对毛泽东的一切,是持理解的态度。

毛泽东不愧是一代伟人和天才,也不愧是心中真正装着人民群众的政治家,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理解他的一切言行。因为我想,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应该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毛泽东做到了。因为他看到了那时华人与狗是同等待遇,因此他要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全国人民都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绝对不会象有些人,只要自己站立了,就不管臣民是跪着,还是民不聊生。他对一切伤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深恶痛绝,绝对不会只要没伤害自己,就任其泛滥成灾。他看到群众的生活还很苦,绝对不会自己享受着皇帝的待遇,而会与民同苦。

不过我们现在对他的批评,首先就是说那个时候我们是如何的苦,现在是如何的富。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仍理解毛泽东时代的苦。要知道社会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进程,就是说根本不要谁去努力,也会有一个自然的发展,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现实中,讲究尊严的人,往往在物质上要吃一点亏;维护主权的人,也会少吃一点自来食。毛泽东在一个烂摊子上建设一个人民能作主的国家,是会要过一段苦日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毛泽东带领人民群众度过了那个艰难时期,一切井井有条了,基础设施搞好了,该投入的投入了,只等收获了。后人将其箱子里的钱全拿出来花了,再借一些钱花,再把子孙后代的也花去一些,这个反差着实让人觉得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殊不知这种做法,给社会留下了后遗症。为何在困难时,人们的工资能得到保障,而在富裕的时候,却工资难以兑现。在困难时,人们的救助不要大家集资,政府一手就能解决;而在富裕的时候,动不动就是募捐。在困难时,人们有灾,不要说好话,就能获得政府的救助;而在富裕时,则是群众大家凑合的救灾款,也要去找政府官员贿救,否则无论你多么需要救助,也许无望得到解决,或获得的还抵不上一个条件很好的人家的几分之一。

有人说,在我们那么困难时,我们却要打肿脸充胖子,去支援那些小国家,使自己受更多的贫困之苦。但我理解,那时我们是受国际势力的制约,在国际上没有合法名义和地位,是与这些不摆架子的小国家拉好关系,取得他们的投票支持,才正式进入联合国。从此我们有了合法的地位,我们才有了今天发展经济的基础。要不然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堪忧,你看伊拉克,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一旦被封锁,就苦不堪言了。因此毛泽东是用暂时的阵痛来换取今后良好发展的态势,是为了让今后再不疼痛了。

其实有的人认为毛泽东的最大错误是文化大革命。也许是的,所谓十年浩劫,但我理解。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有退隐之意,前台的经济建设工作让他人去做,因此他只当党的主席了。不过一个人辛辛苦苦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模式,交给他人后,仍然会关注事情的发展,但他人对自己不理不睬。你想那是什么滋味?不是说邓小平三个月,或是半年没去向毛泽东汇报么?无论你多么伟大,但毕竟是人呀!你把我晾着,我没有反应,岂不是木偶一个。我们平时不是也因为一个观点的争论而弄得相骂打架么?相骂无好言,打架无好拳,造成了对立,那也就是你死我活了,所谓政治就是这样残酷,这一点我们必须懂得。为什么许多人不愿意涉足政治呢?就是政治太无情,太残酷。

你看戈尔巴乔夫,他给苏联带来了民主,打破了旧的体制,实际上增添了活力,从长远看,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人们是如何评价的?说他没用,是一个败家子,甚至说他是草包。华国锋,一个忠诚老实、值得信任的人,因为不心狠手辣脸厚,做事不果断,心太软,丢掉了权力,大家都说他没才。政治就这样一回事,赢了才是真理,输了就一无所有。你想毛泽东是不是要采用一些非常手段,赢得斗争的胜利。

你现在去看,有哪个副职没向一把手汇报情况,你看他还干得下去吗?何况那时毛泽东望威那么高,他仍在北京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阴谋和斗争。那只能采取其他方式来赢得胜利,因此他利用了自己的威望,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当然这一行为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利,但在那个时候,人们有一种精神支柱,穷则思变,都在努力,都在朝一个目标奋斗,因此我们有核弹的成功和卫星的上天,全社会形成了创造发明、搞自动化改造之风,以知识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官民一致,真正平等。现在有多少平等的事呀!在基层,你看到的都是令人叹息的事。

都说毛泽东的运动太多,但我理解。一则毛泽东看历史多,懂得要巩固政权,就必须时时存惕惕之心,如履薄冰,时刻警惕出现危险,你看李自成,功亏一篑,多么可惜。再者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群众坏只能坏一个,而当官的坏,则会坏一片,现在社会风气如此就可以证明。因此他的每一个运动,都是针对那些有权的人,制约他们,为群众办好事。正因为如此,那时社会风气很好。因此那时95%的干部是好的,95%的群众是好的。而现在不说你看到的,只说你想做一个好人都很难啊!你见义勇为,也许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等等。

毛泽东还很注重无形的治理。我们现在有了许多法,这是有形的,可谓法制之国,但当权者,有法不依,这个有形的法就比没有更差,因为这个法有时保护好人不足,保护坏人却有余。红黑不分,是非不辨。在毛泽东时代,一个人品性不好,他就无以立足;而现在有些人因为坐牢而不可一世,洋洋得意,可以威胁百姓,而获得利益。为什么现在坏人在这个社会容易发财,就是有许多事,只有那些人干得下,好人保护不了自己,只能让步。毛泽东时代就只有宪法和刑法,但坏人只能悄悄地做坏事;今天法律很多,但有些人可以堂而皇之地做坏事。

有的说,现在袁隆平是个院士,身价上亿。是的,这没错。在毛泽东时代,这类人也是普遍受到重用的,在1970年,或1971年,袁隆平就上过湖南报。也就是说毛泽东时代有本领的、真才实学的人,政府是不会遗忘的;而今天这些有所作为的人,被湮没的就不知有多少了,如果袁隆平不是在毛泽东时代就做出了成绩,也许也会被埋没。现在不是许多人说,你的知识有什么用,不会去迎奉,你这些知识就只能浪费。

今天你可看到,连职称也不是有知识和能力人的学者的专利了,而是那些只会拉关系的人、有权力的人的特权了;评先和奖励,不是贡献多的人才有资格,而是对在领导面前献殷勤的人的奖赏。试想,这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现实呀!当然这些不会拉关系的人,是不适应现实社会,但如果人人都不学无术,只去吹牛拍马,你们有多少西北风喝呀?

再者毛泽东的阴谋,我们可以称之为策略,可以摆到桌面上说。如对国民党的斗争,就采取了别人常说的阴谋,毛泽东常说,对国民党的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再者毛泽东还是坚守信誉的,不会出尔反尔。也就是毛泽东搞了阴谋,我们会说他的机智和策略。决不会搞了阴谋,只能悄悄地盖着,说某主席,你至少还能干二十年,自己一站稳,就三下五除二,将其打翻。这当然也是政治家的策略,但毕竟不好放到桌面上讲。

有人说毛泽东反右,这是一个大的阴谋。但我理解,也正如《人性的解读》一书中说的,万事只要有度,都是好的。毛泽东本意是想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谁知这一发不可收拾了,有的人大骂起来,有的说共产党只能下台,你说,这还听得下去吗?因此反右了,当然那时的技术操作不科学,加上一些人的天性,借此机会来发泄,因此造成了许多无辜的人遭殃。哪有一个大政治家的举动不会伤害一些人呢?我们平时也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呀!许多的成功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的,许多的获得是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的,这只是直接与间接的问题

刘宾雁,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有个性、有思想,他打成了右派,受了迫害,后来平反了。不过在八十年代,也就是平反不久,他也不过只是说了一些真话而已,他还是存身不下,只能离国。这说明,这是人性的问题,不是毛泽东个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反右这种举措,这不是毛泽东主观上的错,这是人性的必然。我们换位去想,你站在那个角度也许也会那样做,不要将自己脱离那个实际环境后的认识,来否认他人,从而表现出自己的高尚。

有人说毛泽东如果不与国民党争江山,我们国家要好多了,并说国民党也想治好国家,要你共产党去打天下干什么?其实这又是一种狭隘的观点。我们如果站在那个时代,那个位置,你就会理解。共产党被国民党杀得可惨呀!,共产党只能奋起反抗,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那就看谁能获得群众的支持,看谁的策略高明。后来的争天下,是形势的必然了。另外战争也不要盲目反对,有时它能激活人们的潜能,因此战争后,一般都有快速的发展。

有人说毛泽东独裁,我也不反对这种说法。但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往往有这个毛病,再加上毛泽东讲究无形的尊严,因此独裁的思想意识是有的。不过我认为毛泽东是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独裁,那时群众反映不好的干部,你还能当得下吗?你工作努力、群众口碑好的人,一定会受到重用。而现在一把手称为老板,一把手说的话即使错了,连副职也只能唯唯诺诺,谁敢说半个“不”字,也就是现在是无视民意的民主。不过我们现在谁不说比原来民主呀?现在比原来开明呀?但我们有几个人看到了实质。因此本人写了一篇《废除基层分封制》的文章,对这种一人一手遮天的现象,我们应该都是不满的。

有人说现在言论自由了,但你的言论有多少有用,只能小范围地议论而已,不能造成大的影响,因此为什么有的当官的那么坏,群众反映那么强烈,但仍对其没有丝毫的影响,不是我们常说带病提拔么?在毛泽东时代,人们可以写大字报、小字报,只要你的是真的,注意方法,把握好度,就没有后顾之忧,就会有影响和结果。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官,怕民、为民,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现在谁敢写呀!,你写大字报,就是违法。毛泽东为何敢做,就是他问心无愧,对得起大家。现在为何不敢,怕引起乱子,就是有许多见不得人的人和事。不是我们在这次大冰雪之灾中,我们的温总理能在车站面对那么多的群众,我们的胡书记能深入群众之中,就是因为他们的民生政策是为群众办事呀!群众是自己人,怕什么。为什么在1989年,有人就是不敢去见一见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说毛泽东封闭,你回到那个时代,也许就会有一个新的观念了。毛泽东在国家刚解放时,看到了被美国等国际势力所封锁,因此他决定留下香港,让它当作我国瞭望国际的窗口。毛泽东那种个性的人,决不会一个香港拿不下,这完全是出于他的政治目的。如果毛泽东还健在,他一定不会与英国去谈什么判的,他认为那是不平等条约,会毫无条件地收回我国的主权。毛泽东在不影响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实行国际交流,这一举措是英明的。如果不是他的这一英明举措,我们那就是真的封闭了。我们从香港看到了国际形势,引进了先进技术,甚至引进了人才。香港成为了我国与国际交流的一块跳板,这是毛泽东高瞻远瞩的结果。在我国人民对美国那么痛恨的时代,是毛泽东第一个发出了与美国建交的信号,并获得了美国总统的极高评价。

毛泽东就是这样在保持自身尊严的情况下,一步步地完成了自己的国家发展计划。他决不会不顾一切地,不管后果的盲目去开放,然后造成损失,再去花大力气去弥补。至于有些人对毛泽东这些不理解,我想也是个性差异的原因。如我们在被困遭受灾害时,有的人就去不顾人格尊严乞讨,有的人则勒紧裤带自己去努力。前者轻松容易一些,后者艰难费力一些。不过现在我们许多人都想图轻松,因此现在的领导干部总是看哪个有权力的人能弄到钱,就跟哪个跑,从来不想自己去努力,从来不想去做大人。

毛泽东很理性,每一个举措,都要深思熟虑。如他要进行一项新的改革,总是要先试点,再推广,因此那时的每一项措施都能稳妥进行。而现在感性多,因此交学费的现象就比比皆是了,浪费也多了。也因为这种现象太多了,因此因决策失误要受处罚就不要进行了,或难以实行了,不过有时也在喊一喊,那也是迫不得已。

毛泽东从来不受要胁,苏联那时势力强大,自认为是中国的靠山,但毛泽东在谈判时,就是可以不买苏联老大哥的帐。斯大林要在中国建一个空军基地,但毛泽东就是不同意,他决不会因为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媚外,因为这关系到国家主权。苏联说要打,他就在珍宝岛打一仗。美国要通过朝鲜战争来控制中国,就来个抗美援朝,叫你美国不得不坐下来谈判。

这就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气魄,这才是国家领导人的作为。他绝对不会连国内的一点小事也摆不平,只能花钱买平安,混日子。

我理解毛泽东那时的学制要缩短的政策,尽管我读的书不多。你看我们现在的人大好的青春就是坐在教室读书,总以为学习知识只有在教室才能实现。在基层,我们许多人的前头二十多年是读书,到五十岁就开始内退。在毛泽东时代,因为要抓紧发展国民经济,因此只能多快好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毛泽东时代的学习讲究在实践中进行,我们批判了;我们现在的讲究在课堂上进行,人们追逐了。殊不知,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一种奴化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机械地讲知识,而能力不足,不是我们现在有许多大学生连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么?这是我们成功的教育吗?

我虽没有直接升大学的机会,但我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问题的确是大问题,因此让这些人体验一下生活,的确有无形的好处。如果今后有决策权,一定会有民本思想,不会唯官是举。其实知识是一个人能力培养的方式,但能力的提高有多种方式,因此那时上山下乡的人,出现了许多的能人和名人。那种受苦的生活,有时也是一种社会阅历,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不过我说这一点,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甚至谩骂,因为我看到了有许多的作品是对那种生活的控诉的。不过我从宏观的角度认为,那不能说错,至少不能说全错。

毛泽东时代虽然没有造就一批名人明星,但造就了全国人民,以工农兵为代表,全国都有学习的榜样。评的先进都是真正的先进,表彰的也是真正的贡献者。不象现在,做事的就只做事,受奖的就只受奖。也许这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原因吧!做粗事的,你别想做细事;是享福的,决不会去受苦。也就是做粗事的,你贡献再大,你别想获得尊重;是享福的,哪怕你犯法坐牢,也会有人罩着你。

有人说,你对现实社会的风气如此反感,那你是不是也去理解一下现行官员呢?是的,我是对这种现象是反感的,但我遇到具体的人,则又是理解的。因此我也与一些别人认为是贪官的人有交流,我对有些领导以钞票的厚度来决定用人的态度,也没有去讽刺,并且也能与其中的有些人友好地相处,就是因为理解的原因,只不过有个别的太露骨了,太贪婪了,我才会愤愤不平。因为人毕竟是人,在世俗的现实中,总要沾上一些世俗的陋习,因此我对具体的人,就会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从而相融洽。

我相信,只要我们仔细去思考,去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们就会理解毛泽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