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五回:董卓是给王允欺负死的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五回:董卓是给王允欺负死的

 

○许石林

 

昨天晚上在上海逸夫舞台看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因而没有看成电视剧《新三国》第910 集。今天一早补看了视频,带着被雷劈一样的脑袋去上海文新大楼43楼参加《成败萧何》的研讨会,见到了中国戏剧界的数位前辈专家。签到的时候,发现俺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官衔——中国人就是这样,喜欢给对方带高帽子,虽是好意,就高不就低,客人不怪罪,对接待方来说总是好事儿。可是,这样慷慨地乱加官衔,容易造成误会。尽管俺做梦都很想当那个官,但官不是俺的,俺就坚决不能要,要是放在过去,乱添官衔就是僭越,死罪!俺可不学董卓,傻了吧唧地见人就爱卿爱卿地叫唤——别看俺看了《新三国》,所幸还没被雷劈糊涂,所以签到的时候俺认真地把那个官衔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无限缠绵地给删涂掉了,还对会议主持人严肃地交代:俺就是俺,别乱加官衔!再说了,你要给给个真的、大的,就是上不封顶俺也不嫌大!最后,他们叫俺老师,一个放之四海皆靠谱又不靠谱的称呼。

《成败萧何》,又是一个新编历史剧!在研讨会上,俺15分钟的发言,开头就说;搞历史题材的戏,永远别承诺什么“还原历史”、“给历史人物正名翻案”啥地,你就是真那么做也别那么说。那是很傻的承诺,很浅薄,很不负责任,还是个自我设定的深陷阱,会把自己搞得很乱、很糊涂,没完没了。你说你还原历史、为历史人物正名啥地,别人就会和你争论,甚至会出现“谁见过古人”这种更傻更雷人的问话。你搞历史人物的戏如果这样承诺,那那些凭空编造的戏怎么办?就没有生存依据了?所以,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绊子。编戏,通情理、知人心,符合生活逻辑即可……然后就是俺对该戏的挑三拣四,胡说八道。编剧、导演、主演和院领导等等都在现场,俺发言的时候,眼睛贼兮兮地往四边警觉地瞟着,生怕被泼茶水或者被人家从43楼给扔出去。

现在成功地逃离会场,逃回酒店,我就把刚才发言的上述话用来说《新三国》,感觉道理是同样的。

高希希说他的《新三国》,是“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延伸”。他是这么尊重和延伸的:王允使“连环计”紧扣“美人计”,除掉巨奸董卓,拒纳董卓旧部,导致李郭之乱,自己被迫跳城摔死,这一系列剧烈的朝廷政变,在曹操那杀猪一样的嚎丧中结束,却毫无风云激荡和惊心动魄之感,而是在一个现代浅薄轻飘的言情剧中完成的,人物表演,尤其是语言交流,您若避开屏幕不看,单纯用耳朵听,会听出一股不健康的“被窝味儿”!

9集开始,音乐声起,我还以为是放错了,把《乡村爱情》哪一集放出来了,那音乐可不就是赵玉田或那谁办喜事儿用的嘛!连着几集看下来,董卓不说话,还有几分样儿,一张嘴说话,一点威势蛮横都没有。他叫王允,一口一个王允哪!王允哪!听着好像是刘大脑袋叫王云呢!

都快10集了,说实话,俺一直看不出董卓有啥可怕的,脏是够脏,但不凶,不蛮横,杀人饮血也不凶。为了认定他就是董卓,俺拼命告诉自己:他有兵、他一西凉凶狠善战的兵将。

董卓以给天子娶贵妃的名义把貂蝉接走了,大张旗鼓地接到了自己的“私人会所”——郿坞。满城都嚷嚷遍了,弱智的吕布一点信息都不知道。满朝官员也没有一个人议论的,公务员队伍很团结、守纪律,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貂蝉到了这会儿,还在犹豫要不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复兴大汉的壮烈行动中去。故事虽拖沓、散乱、没有逻辑,这都不要紧,反正也没抱着当正经戏看的期待。洞房之中,董卓猛抱貂蝉,貂蝉一句:“你弄疼我了!”差点毁了俺的新键盘——俺一口热茶喷出去把屏幕了一遍!

吕布本来说话就不靠谱儿,从这一集开始,给谁说话都哀怨得跟被人抛弃了八百回,声音虚飘飘的,得了不可救药的花痴。吕花痴见了谁都说实话,王允问他为什么在这儿呆了一个通宵?吕布毫不遮掩地、很用情地用那种被窝味儿的语气,哀怨地说:这儿离貂蝉近些。李儒问他出什么事儿了,他也用被窝味儿虚飘飘地说:貂蝉是我的命根子!——他爹董卓那边一口一个“心甘宝贝儿”,他这儿一口一个“命根子”,至此,爷儿俩之间展开了一场由“心甘宝贝儿”和“命根子”引发的战争。

吕布敢在董卓处理公务的时候,偷偷溜出去,跑到董卓的“私人会所”见貂蝉,两个人死呀活呀地、语气虚飘飘地,很被窝味儿地说情话儿。俺愚钝,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董卓上朝办公的戏,就是为了让他借机说出:七百年来,灾难多的是,死了多少人?非但没见人口减少,反而天下人丁兴旺了——这不就是说多难兴邦嘛!其实,这段戏纯属多余——董卓上班干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暂时离开了热被窝,给了吕花痴一个机会,然后演绎“凤仪亭”一出戏。王好处想,导演非要表现董卓是如何料理朝理政的,以增加观众对董卓的反感,加速董卓的灭亡。

王允策反吕花痴成功以后,先是回家大呼小叫地要喝酒,展望革命即将成功的曙光;然后带着一帮人给董卓下禅让矫诏。这时候,那些长期受董卓压迫的百官都很默契地配合着,谁也没有走漏半点风声。于是,革命在毫无风险和悬念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成功了。感觉董卓从出场到死,就只听人说他如何如何坏,其实其统治漏洞百出,很松散,很不严密。他很容易轻信别人,被李儒的话打动了,要将貂蝉打折转让给吕布,结果貂蝉假意伤心,流了一通眼泪,就立刻用鼻涕粘合住了她与老董的关系。

看到最后,在曹操那模仿杀猪一样的嚎丧声中,俺走神儿了:《新三国》的董卓,多厚道的人呐!给王允他们欺负死了。

 

                                                       201057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