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六回:《新三国》赵云最好当哑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六回:《新三国》赵云最好当哑巴

 

○许石林

 

赵云出场了——这个演员看上去虽然脸也有点瘦、嘴唇偏薄、嘴偏小,似乎福气不够大,但眉宇之间有英武之气,演赵云,就第1112两集看来,挺合适。不过,我总担心他说话,我对《新三国》里所有有好感的演员都有同样的担心:特别怕他们说话,我希望他们都是哑巴才好。别说话,就是打,要说就说“是”、“遵命”,要不就是“杀呀!”之类,别说话,《新三国》的台词毁人呢!好好的一个演员,扮相也不错,一张嘴说话,纷纷雷人不已,变得啥也不是——比如张飞,一张樱桃小口儿,爱瞎嚷嚷,说的话全部统计起来,使用汉字有没有超过50个?但是截止目前,他话多,老嚷嚷那几句。让人想起那个要么嚷嚷吃不饱、要么师父猴哥老叫唤的猪八戒。吕布也是,那张脸要是再短点儿就好了,但目前的扮相也可以说是吕布,就是张嘴说话,一股被窝味儿,毁了。刘备在这两集中的话,除了一句雷人,其他均比较靠谱。哪一句雷?他说:曹操有一句名言啥啥啥,我刘备也有一句名言啥啥啥。他咋不说“我老也有一句名言”呢?

总之,可以预见:整个《新三国》里,谁说话少即台词少,谁接近成功、接近“像”——别跟我谈历史、也别跟我谈小说《三国演义》,这儿说的所有“像”,可以跟历史、演义没有关系。这儿说的是“戏”,“戏”的“像”。

陶谦不说话,挺像,一说话,就不是一方太守,而是一个胆儿小又舍不得吃穿的土财主。您说这《新三国》有意不继承原著的台词,故意弄得很浅白,为的是被不读书的观众即导演说的90后观众容易接受,可是,他偶尔也会加一两句不伦不类的对白,陶谦对儿子说:我立刻给谁谁和谁谁写几道手书。写信就是写信,你可以说写亲笔信,还啥“写手书”啊!那时候谁不是写?没听说有打印机啊!他那没文化的儿子回答他:一者咋地、二者咋地,我当时头发差不多快竖起来,就等“第三者”了。

曹贼——从现在开始,把曹操叫曹贼,因为他贼相毕露。这是被导演高希希“正名”了的曹操,就是这贼德性——曹贼的所有表现、表演无不是虚张声势,他的笑声、他的台词、他的所谓凶狠、他的所谓狡诈、他的所谓智谋都因虚张声势而看上去不真实——别跟我说历史,这儿说的是“像”真实、“像”戏。其实,只有像戏,才会像历史——别跟我争论这个,谁要听这个,咱们办个班,报名交钱听讲。

曹贼身边的那些个谋士,包括老袁家的那些谋士,都不是东汉末年的读书人,是从现代的各种企业拓展和狼性培训研修班选拔出来的,毫无读书人的廉耻和格调。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基本上,真的假的,一般口头上抱着匡扶汉室、兼济天下的胸怀和目的去给人当谋士,借别人的力量实现书生理想。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没有鸡贼露骨到现在这个地步。因此,心照不宣地,曹贼、袁贼等所有贼,在说话的时候都应该给他们留脸面,也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开会、做决策,即使出发点在私心,但嘴上却明晓大义。他们应该说话含蓄着,心照不宣着,但是让俺们观众能看明白,这戏就出滋味了。可是,《新三国》,你看曹贼与谋士对话、给那个智商等于零的本家弱智兄弟曹仁说话,句句话都是掏心窝子,句句都是自己真实的目的,脸上还写着、眼神里流露着,什么天下那么大,我惦记着它们呢!曹贼的嚣张,嚣张的没有根据,没有来头,就是虚张声势。《新三国》里,所有贼,都具备十分成熟的革命理论体系,没有从萌芽、弱小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像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样、像喀嚓一声雷劈出来的一样,手里一个兵都没有,就想坐拥天下了,还见谁都嚷嚷,经常嚷嚷,说什么都和他的天子梦想结合在一起。

袁绍的谋士许攸给陶公子回复,也是可怕的势利和露骨,不给对方脸面,自己也不要脸,我看的时候觉得,就这几句势利露骨、浅薄无情的话,就不要让大谋士许攸出面说了,派个小卒出来说比较符合身份。老袁派许大谋士出面,不就是要话说得漂亮、圆满,事儿就是不办吗?不就是不要掏心窝子说话吗?难道连说几句恶心话也要讲级别对应?

公孙瓒对刘备那几句话也是掏心窝子:我要是出兵救徐州,就算成功,得到的是陶谦这样的弱友,得罪的是曹贼、袁贼等诸恶贼等等。他说这话的时候,我揪心地看着,又特别盼望刚出场的赵云能及时抓住这句话,成为日后背叛他,投入刘备阵营的理由。可是,《新三国》只让公孙瓒这儿陶心窝儿,说大实话,没有让赵云说话,赵云一直跟一袋子粮食一样,在那儿戳着。

我在想:这就是导演的新价值和新观念。商业诉求会让一个人自觉地研究利益来源,并准确地掌握利益来源的真实心态。作为商业片,高希希导演是把当代观众给研究透了。当代主流观众的价值诉求,的确已经不能晓之以大义,而需诱惑激发其汲汲于小利。所以,导演不得不让剧中人说话陶心窝子,这样才能与当代主流观众的价值诉求合卯对缝,瞌睡遇到枕头似地那么和谐。除了曹贼说话的声音做作、难听以外,他说的话都是当代人想听的话。导演让观众听剧中人说话,把过去需经观众思维转化的环节省了,直接让剧中人说观众所想所要的大实话!这样看来,俺这样的观众的确是太迂腐了!

我觉得读者中有才的实在太多了——经常看到这样的脑残读者留言:你说啥不行,有本事你自己拍一个,否则就没资格批评。“你有本事自己弄一个”看到这种弱智脑残的话,我原本是把他们当空气,兹当没看见。后来发现他们不是空气,是屁,很高炭。有个读者替我回复这种脑残,说:完了,我就不评论鸡蛋好吃不好吃了,因为我不会下蛋。我觉得读者这种智慧有澄清玉宇的作用。

 

                                                                                           201058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