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贬值,悲喜交加
今年之前,巴西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辰坚持接受欧元报酬。说唱歌手Jay-Z在音乐电视里点着一叠500欧元的钞票。美国说唱团体武当派在官方网站上出售的专辑以欧元而不是美元标价。
去年一部《2012》带起的末日文化愈演愈烈,其中一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桥段是方舟船票以欧元计价,搞得片中阿拉伯人很是尴尬,不过从这点来看,2012的末日是不会发生了,因为欧元的末日很快就要到了,估计到2012年欧元汇率比现在还要低一些。
曾几何时欧元是这样被世人顶礼膜拜,但高处不胜寒,由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起的欧洲经济阴云终令欧元自高点滑落,自去年12月欧元兑美元跌破1.48之后,欧元汇率就像雪球一样从山顶滚落,而今年4月初又由于欧盟及IMF联手拨款拯救希腊,欧元又呈现自由落体运动跌至4年多来的低点——1.2150。
可以预计的是“笨猪五国”中(葡萄牙,Portugal;爱尔兰,Ireland;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PIIGS”),除希腊已经确定破产外,其他四国很可能在今年重蹈覆辙,目前西班牙的AAA评级已被下调至AA+,接下来撞线的不是意大利就是葡萄牙。
此外,欧盟对希腊的援助看来是一出悲喜交加的悲情剧,虽然短期内暂缓了希腊经济的破裂,但施以援手的国家也不得不承担更加严重债务,据路透社的统计,因为参与救助而导致债务占GDP比率超过100%的就有比利时及意大利(原本就超过),而临近100%的国家有德国(82%)、法国(86%)以及葡萄牙(96%),这对于欧洲经济来说绝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所以欧洲问题现在只是出于拖延阶段,还未进入解决阶段。
由此,大多数分析师预测欧元的下跌还远未结束,最近的企稳还在防守阶段,只要有新的危机爆发,欧元只能继续下探。
但欧元的下跌也有好处。
譬如欧元区出口商将因此卸下欧元汇率过高的十字架。在2007年欧元急剧升值的过程中,法国阿海珐能源公司执行总裁安娜·洛韦容大声抱怨,由于欧元表现强劲,该公司在阿布扎比4座核反应堆的工程中没有中标;欧洲各大航空公司也在那个时期不时向欧洲央行抱怨过高的欧元汇率将粉碎他们的营业额。
现在欧元如过街老鼠,但欧元区的制造商们却大呼过瘾,特别是大型制造商、奢侈品制造商(意大利和法国)和旅游业(希腊)。奔驰公司预计,今年营运利润会增加10亿欧元,今年前4个月,该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已经增加了26%,销售额换算成欧元汇率比年初的时候更多。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空客的母公司)尽管收益令人失望,但由于欧元效应预计股价有所上升。法国人头马大多数产品在欧元区生产,却在欧元区外销售,可能会因弱势欧元而财源滚滚。
但有好就有坏,大多数欧洲制造商面对的不是销售的增长,而是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欧洲所生产的产品价格并非首要因素,特别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主要出口并不是消费品而是工业产品,他们面对的是采购原材料时的过高价格,甚至于在采购过程中,由于欧元不断的自由落体运动不得不每天调整和外国供应商之间的合同,这样的交易费用所衍生的各种机会成本显然会让这些制造商蒙受损失。
而外部经济的需求并非单单因为欧元的贬值而大幅增加,美国面临着去杠杆化的一连串压力,储蓄率也在慢慢恢复,况且奥巴马一句“购买美国货”看来真的在实施之中,指望美国人成为欧洲出口商的大买主显然不太现实,而新兴市场本身就是欧洲的竞争者,特别是中国,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掀起消费狂潮”,但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让这个“狂潮”暂时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同时作为中国首要出口地的欧元因为欧元的孱弱势必减少对华进口,这对中国经济的打击自然不言而喻,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成为两大地区经济螺旋式的衰弱。
因此大多数欧洲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寻求自保,但有些公司将受困于风险规避方案。比如说,拥有Gucci和几家零售连锁店的法国PPR集团已经宣布,将会受到自身风险规避政策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欧洲最出色的成功案例都是由欧元高估所推动。比如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和意大利联合商业银行,利用欧元强势来收购英国、美国和拉丁美洲相对便宜的企业。
最后由于欧元的急剧贬值,大多数欧洲企业会发现,跨国筹集资金的代价会更昂贵。他们要为石油等以美元定价的商品支付更多钞票。这意味着,大量主要在欧元区内出口的欧洲企业,要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却毫无利润可言的局面。
另外欧元贬值对于欧元区债务国效仿美国靠弱势美元减轻债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他们的新债务是欧元而非其他货币。现在众多经济学家都担心希腊最后的结果不是债务重组就是违约,如果这种情况成为现实,市场对欧元的抛售还会加剧。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希腊的旅游业可能因欧元贬值得到提振,但是希腊已经宣布把公共部门薪降低了16%,这样不仅会让希腊人购买力降低,同时不时爆发各种罢工骚乱,这样的不安定因素估计反而会让希腊旅游业步履蹒跚。
欧元贬值是喜是忧呢?
欧元贬值 悲喜交加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