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磨难,无怨无悔真难。
傍晚,读《梁启超心语》(岳麓出版社)。读到P386页上“我觉得世上有趣的事多极了;烦闷、痛苦、懊恼,我全没有”这句话时,先是颇不为然——人生在世,要遭受多少挫折,遭遇多少打击,遭遇中岂能没有烦闷?挫折中怎能不承受痛苦?一个活人怎么能没有懊恼过?
旋后,回想起梁先生临死前的经历,我又觉得,对他来说,这句话不是虚伪之言。
1926年3月16日,梁启超因尿血腰疼到北平协和医院诊治,经X光透视显示左肾有黑斑一处,医生诊断结果是左肾结核,需手术切除。住院后,梁启超曾经对医院的治疗方案产生了怀疑,他在给儿子梁思成夫妇的信中,这样写道:“这回上协和医院一个大当。他只管医治,不顾及身体的全部,每天灌两杯泻油,足足灌了十天,把胃口弄倒了。也是我自己不好,因胃口不开,想吃些异味炒饭、腊味饭,乱吃了几顿,弄得肠胃一塌糊涂,以至发烧连日不止。人是瘦到不像样子,精神也很委顿。”
在这种情况下,北平协和医院匆匆为梁启超实行了手术,手术由院长刘瑞恒亲自主刀,但是由于刘瑞恒不知道东南西北,也不懂得左右之分,于是糊里糊涂地将梁启超健康的右肾脏切去了,而留下了有病灶的左肾。对于这一重大医疗事故,北平协和医院守口如瓶,严格保密;后来为了遮人耳目,将事故责任人刘瑞恒调离医院,改任卫生部政务次长。直到几十年后,医学教学在讲授如何从X光片中辨别左右肾时,才举出了这一病例,至此梁启超死因真相大白于天下。
由于梁启超被割去了健康右肾,而未切除有病灶的左肾,因此血尿现象继续存在。不过,除了协和医院之外,谁也不知道割错了肾,大家指责协和医院无能。可是,病痛中的梁启超写文章说,西医是科学的,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无效,而否定西医。此后,北平协和医院虽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弥补过错。三年之后的1929年1月19日,57岁的梁启超匆匆离开了人世。
天妒英才。悲乎?哀乎?悲哀之余,我又想:在世不做亏心事,不做对不起民族对不起民众之事的君子,自然坦荡,自然会坦然面对人生,平静面对意料之外的伤害。即便灾难突然降临自身,也能平淡面对,无怨无悔。
苏东坡的《留侯论》开头就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东坡晚年颠沛流离,无怨无悔,坦然面对章惇等人的打击。七八百年后,梁启超在伤害面前,也是无怨协和医院,无悔自己对西医的选择。
人生多磨难,无怨无悔真难。沧海未横流,岂能显出英雄本色?苏东坡梁启超都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豪杰之士矣。
2010年5月31日于一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