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谍报分子”潜伏在楼市
——《东风雨》精彩情节之楼市演绎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最大问题不是价格贵,而是价格又贵房子又烂!没有鲜花和笑脸,没有浪漫和优雅,只有涨价!
一、那最后的一点浪漫粉底也剥落了
谍战影片《东风雨》正在上演,影片的一大看点是,特工人员利用钢琴那悠扬的旋律去传达情报,使得剑拔弩张的斗争环境平添了许多浪漫,这也是影片导演颇富创意的精彩桥段。房地产行当同样也需要对外传播楼盘信息,推广销售,回顾10年来楼盘推广之道,也颇令人感慨。
早先,销售楼盘是技术活。说起北京楼市营销的启蒙者,《地产SHOW》记得是来自台湾的九鼎轩与来自香港的利达行,是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为内地楼市培养了大批最早的营销人。这批最早的营销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沟通能力和体力,因为他们是从一栋一栋地“扫楼”和一家一家地“敲门”开始做起的。如今他们已走上高级管理者的岗位,。
早先的广告设计同样是技术活,需要“脑力震荡”,开发商更不惜资金投入。平面媒体曾是推广楼盘的首选,优秀的平面广告作品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后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开发商的关注点也渐渐转移到网站身上。再后来,随着房地产销售形势的日趋火爆,价格一路疯涨,哪里还需要投入心思设计和发布广告呢?随随便便把效果图、方位图、电话号码堆砌在纸面上就是了。如今,手机短信和路边派单竟然堂而皇之地成了这个最赚钱的行业的推广主流。
你看那些一日三涨的楼盘,哪里还有一点文化行销的味道?你看那些拥堵在售楼处门口拼抢房子的客户,哪里还有人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翻检广告?
卖房子像甩白菜,买房子像抢彩票,在节节攀升的房价面前,房地产营销终于把自己最后的那一点浪漫粉底也剥掉了。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最大问题不是价格贵,而是价格又贵房子又烂!没有鲜花和笑脸,没有浪漫和优雅,只有涨价!
本以为到手的房子说飞就飞了
正如谍战影片《东风雨》反映的那样,在复杂的斗争环境里,虽然面对情同手足的同志,也不能表明身份,只能在心中暗道一句珍重。可是,你知道什么叫做复杂的“卖方市场”吗?来房地产行当看看吧,这就是复杂荒诞的卖方市场。
买房需要托人写条子,甚至连夜冒雨排队;买房需要看销售员的脸色,甚至给销售员送红包;买房需要提前数月递上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定金,然后上千人一起去现场摇号,你被摇中的概率不到10%;如果你不愿意买房,那么,你还将背负“不爱国”的指责。
二手房市场也同样复杂荒诞,《地产SHOW》了解到,往往一套房源摆在那里,一天之间竟有10几组客户同时争抢,“当场竞价、坐地涨钱、价高者得”本是土地招拍挂市场上的丑恶一幕,竟然在2010年的二手房买卖双方之间屡屡上演。
也许你已经接受了房主报出的高价,并签订了合同,交付了定金,也忍痛表示愿意替房主承担全额税费。可是,房主转瞬之间,便粗暴地撕毁了合同,以更荒诞的高价卖给了别人。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各地屡屡发生。
本以为已经到手的房子,说飞就飞了,“虽咫尺,却天涯”。此刻的你,是否也能在心中对突然远去的房子暗道一声“珍重”?
慎防楼市的歪嘴和尚
善于伪装:谍报人员一定要学会伪装自己,避免暴露。甚至在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之下,也要保守身份的秘密。敌我交锋中的谍报人员如此,房地产行业内的“谍报人员”也同样如此,必须的!他们往往以所谓的专家或官员的身份隐藏在这个行业中,尽量做到不为人知。每当中央政府对楼市掀起调控风暴的时候,他们立刻跳起来“叫春”。
你看,他们就是隐藏在这个行业里的“谍报人员”,他们效力于庞大的房地产利益集团。但是,往往因为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不慎,也会使他们原形毕露。比如,一盒九五至尊香烟,就让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露出狐狸尾巴。
更多的“谍报人员”则静静潜伏在这个行业里,静侯时机,来行使利益集团赋予他们的使命。《地产SHOW》发现,潜伏的日子久了,他们中的某些人很可能已经成了“双料间谍”,一会说东,一会说西,难免自相矛盾。在这个楼盘的开盘仪式上说“高层塔楼好,节约土地”,又去那个楼盘的开盘典礼上说“低层别墅好,够环保”。
新的一轮调控又开始,我们应该防范这些“谍报人员”化妆成歪嘴和尚,到处念歪经,扰乱视听。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