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电总局整治相亲节目


  虽然许多人对广电总局的多数举措甚无好感,但我想对于今天广电总局今天这个决定拍手称快的亦不在少数。广电总局足作为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最高规范机构,历来导向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回想之前女人小脚式的亦步亦趋,失望的人总比欣喜的来得多。高歌亢进的主旋律代表了我国文艺事业欣欣向荣的前进与发展,这是大方向,是有目共睹的,但着眼于某些小方面,却也让人颇为唏嘘。

  首先应该提到的就是电影分级制度,雅俗共赏才符合多数人的利益。分级制度的缺失一方面成为中国影视商业化的一个瓶颈,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如果不是积极迎合大众的好奇心,只是抑制,而思想上的变辙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又例如近日中国网民以网络力量教训某些缺乏素养和人格的歌迷事件,广电总局是有责任的 ,因为在一段时期内,我国某些大电视台俨然成了韩剧的专属剧场,几十集不够上百的播,一部不够几十部的引进,一两集看的纠结一整天过把瘾式的播送。为了赞助费,却已然忘了对青年自身的教育意义。又如,牛皮能吹上天的广告,粗制滥造缺乏美感的广告,人所周知大众的调侃:请不要在广告时间插播XXX,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作为作秀节目其中的一类,广电总局这次明令开刀,让人想起伊拉克人对布什的评价,虽然他干了不少的错事,但总算有对的。

  纵观当今社会,浮躁气息充斥寰宇。广电导向作用的明显化才能规范媒体道德,才能不至有损于诸如西方所谓第四政体的美誉,才能不至于有损于朱总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四句题词的荣耀。

  征婚节目的泛滥,已经些许玷污爱情以及婚姻,只是对西方某些噱头式电视节目的模仿,可谓取其糟粕,只是反映了当今人内心空虚,闲来无事戏谑的丑陋。我们的每次应试作文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无违于积极健康向上,然而至此,它们连这条基本要求都束之高阁。与其说是奔着觅其佳偶倒不如说是某些人小天地舞台的小试牛刀。

  那些身量不咋地,容貌不咋地的三流戏子,就凭着能把人雷个外焦里嫩的出格言语进入大众视线。开始看的时候我对他们还抱有尚存的怜悯的目光,毕竟上天是公平的,身材模样上天已经尽力了,怎么还能对他们苛求所谓的素养?但是,诸如一句至今仍属时尚的话,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不对了,您爱粗鄙就粗鄙,您爱恶俗就恶俗,自个儿玩自个儿的就行了,这么大鸣大放的就不地道了。然而,再进一步想想,是谁成为了这些毒花恶草滋养的土壤?

  这次针对韩国歌迷的网络愤怒事件,已经证明我们的思想导向是存在极大偏差的,那些孩子们已经有所迷失了,文艺作品的引进与审定,这已经充分说明是一大败笔,哈韩哈日,无头无脑的崇拜,谴责那些孩子们的同时,是否也应扪心自问到底是谁之过,然而,无论如何,还是得救救孩子的!

  因此,是时候该坚决拥护广电总局的英明决定了,只有这样强有力的规范,才不至于出现下一波出乎人们可想象可接受的脑残体,不能等到瞠目结舌的时候才想起规范,不能等到事情发生才用起责任追究这一托词。而且,与其以这种曝光,粗俗的方式速配,倒不如开展引领积极社交之类的节目,可以想象,到那时候,征婚之类的节目就不用广电总局出面规范了,因为或许已被取代,或许它们已经走到了必然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