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动性滞存


  张国忠

  与以往不同的是,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广义货币M2的预期目标,“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对比其他预期目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可以发现:这里明显考虑了流动性滞存的因素。      

   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物价上涨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代入上面的数据,得:17%+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3%+8%。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为:-6%。即是说,货币流通速度明显减低6%。

   17%的货币增长,其中的8%用于新增加的商品交易,3%分配到物价上涨上,还剩下6%。这6%去了哪里?从交易方程式上看,结论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变慢了。变慢的原因则是流动性滞存,即部分货币在居民、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积存起来,在观察期内暂时没有参与商品流通过程。

   流动性滞存现象在去年比较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上年末增长27.7%。按交易方程式计算,货币流通速度减慢19.7%。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计算得出存差18.6万亿元。金融机构存差是流动性滞存的主要部分,巨额货币滞存又是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 。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增速加快(27.7%),但从社会需求角度看,虽投资增速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但消费增速相对较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货币无用武之地,发出的流动性被部分滞存起来。

   滞存的货币量,亦称资产货币量、投机货币量,这一名称表明它有具投机性质。上世纪30年代的股市泡沫和大萧条、90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次的西方金融危机,都是由与滞存货币有关的过度投机,形成资产泡沫,最后泡沫破灭而出现的。

  所以,面对流动性滞存问题,就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