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庄的“全国文明村”咋炼成?
耿庄村位于河南新乡市的北郊,紧邻京广铁路和济东高速。全村共有耕地1444.5亩,总人口2538人,农户720户,11个村民小组,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40名。多年来耿庄村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龙头,紧紧围绕“五个好”的具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努力开展各项工作,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市“五个好”村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耿瑞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百名优秀村官奖”、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双强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
耿庄以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和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团队精神,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传说,这得益于“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的建立,也得益于耿庄党委注重抓班子建设,靠过硬的制度转变作风,靠扎实的作风树立形象,靠实干的形象感召群众,靠群众的拥护促进发展。
一是村党委始终把提高党干部员思想素质和致富能力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科学发展是指导耿庄村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聘请
二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为发展集体经济,耿庄村党支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围绕凤泉区委提出的“旅游拉动、项目带动”战略和《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化纤纺织第一产业的决定》,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创新土地经营机制。首先,当好打造化纤纺织第一产业的排头兵,利用大厂优势、区位优势,创造优良环境,发展壮大白鹭纺织工业园区。现已入驻园区企业6家,总投资5500万元,投产后,产值达2亿元。其次,大力引进人才,发展塑料化工、精细化工产业,扩大众邦化工公司PVP系列生产规模,力争年内产值实现8千万元。第三,在稳固基本农田保护的前提下,抓好青青生态园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为促进农民增收搭建平台。为切实为群众谋利益,他们利用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步实施。先后投资1700万元,规划农民新村,美化硬化街道,建立了村级电视网、藏书20000余册的农民图书室和全市一流学校,展示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力。为保证经济建设和各项实事的落实,村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筹资建厂,他们带头拿出了自家的全部积蓄;为建耿庄花园,他们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为建设度假村,他们带头迁了自家的祖坟,以无声的行动感召了群众,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三是以“和谐”为核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和诚信友爱的风气。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于人的思想、素质、作风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耿庄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群众生活的方针,深入宣传文明风尚,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村规民约、文明标准制成专题版面上墙,引导群众宣传正确舆论,形成文明风尚。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凝聚力,设立了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同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及“九·九”老人节期间党支部还要请人为老年人唱戏、说书,对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补助120元钱,逢年过节慰问村特困户、五保户、军烈属、小学教师,并送去慰问品。
近几年,通过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耿庄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班子战斗力得到明显的增强,干部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进一步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耿庄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曾多次引起中央和省、市的重视,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庆红、回良玉等曾多次亲临该村视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对耿庄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而他们团结群众、共谋发展的求实精神,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学习的榜样。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全面开展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继续深入,耿庄村党委将进一步深入落实党建工作,继续发扬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村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积极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