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银行业面临七大风险的警示


  中国银行业面临七大风险的启示

    中国银监会2010年6月15日发布的《银监会2009年报》几个重要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6684亿元;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为16.2%,资产利润率为0.9%。从收入结构来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净收入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到去年末,银行业存贷款比例为71.9%,比年初上升2.7个百分点。这是银监会自2006年起发布的第四份《年报》。《年报》由八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经济金融形势与银行业概况、银行业改革开放与发展、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监管制度与有效性建设、重大监管行动、加强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履行社会责任和展望等。

    中国银监会2010年6月15日发布的《银监会2009年报》披露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举措。  中国银监会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传递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和银行业审慎风险监管的权威信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专业性。有两点给我印象深刻:

  1、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隐患上升:2009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创近十年来的新高,投向比较集中,部分信贷资金形成实质性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增大。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7.3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38.1%,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逐步增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不审慎行为可能加剧,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链条效应或将重现,信用风险隐患可能上升。笔者认为,这是近年来官方首次强调向社会提示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出现预示着信贷紧缩将持续下去。

  2、中国融资性担保机构仍在创业。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由政府或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出资依法设立的,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

  年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担保机构万余家,不过大多还处在初创阶段,尚存在配套政策和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披露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举措。据统计,万家担保机构中有至少四成是服务于融资比较困难的小企业,总体上看,这些担保机构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监管、配套问题。银监会指出,经过对公司治理、专业化水平的培训和风险识别以及防空能力的提升,目前问题正在得到逐步改善。笔者认为,各类担保机构面临规范发展问题,这一点不仅对银行业,对其他行业的资源配置也是重要启示。

  房地产行业贷款、融资性担保机构是目前最易出现风险的领域,银监会在审慎监管制度、法规建设(如“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监管技术、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面对中国经济运行和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新老矛盾相互交织,不确定因素较多,银监会强调保持监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引领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信贷质量,增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关注输入性、流动性风险,有效防范风险跨境传递等。

 刘明康:高度关注威胁银行业金融安全的七大风险

  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辽宁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