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中国历史研究的畸形的三个原因(6月16日)


 

闲暇之时,听了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广东做的《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当代的中国经济》报告,有些感触。他参照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我们研究经济用三种方法去研究,一种是通过理论,一种是通过统计,一种是通过历史。

首先,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把中国的事情解释清楚,因为据说,谁要能把中国的经济现象解释清楚了,肯定就能拿诺贝尔奖了。

其次,至于统计的办法,吴晓波表示,大家也会觉得很困难,因为现在全中国的所有部门里大概最不可靠的就是国家统计局了。如果你用它的数据来理解中国经济,你会很吃亏。

而历史有自己的存在,它有自己的逻辑。吴晓波的那个报告就是将其研究商业历史的心得进行分享的,这套分享不管是从方式,还是角度与深度,都堪为值得称道。

 

在这里想说说我对造成历史研究畸形三方面原因的看法。

 

首先,对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层面的理解角度与深度。

关于历史,总体而言,我认为中国的历史研究从各个方面讲都是畸形的。

中国的历史中,非客观非真实记录的成分很多,那些诸如正史与帝王起居录之类的资料档案,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真实的,都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难道《二十五史》就是客观真实的历史吗?难道民间的野史中就没有比正史还真实的东西吗?两下比较,是野史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更可信,还是由宫廷史官记录整理并留下的历史更可信?

 

通常,民间草根倾向于从听故事、讲故事甚至看戏的角度去看,图的只是热闹与打发时间,甚至我们当今那些打着正史旗号编写的小说,或者原本就定位于戏说的影视剧正在对大众形成垄断性的影响。

学者与专家在涉及历史的时候,通常都倾向于旁征博引,为自己的理论,为自己的理论提供更多的渊源与支撑,至少会让其更加丰满,所以大体上是先形成观点,然后倒推的论证方法,而非抽丝剥茧的细致研究。

执政者则更多的是希望把自己与历史靠拢,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后世的历史对自己形象有损害的记录与说法。这就构成了来自宫廷以正史面目出现的原版历史资料。

 

其次,历史是由掌权者写成,并试图标榜史册的。

汉武大帝,虽然独裁而且穷兵黩武,但不可谓不英雄神武,依然会让太史公司马迁受宫刑之辱;

唐宗宋祖,虽然引领了领先全球的辉煌盛世,却也难以摆脱好大喜功的倾向性,并为后世留下有自己特色的被校对之后的历史。

康乾盛世时候的帝王不可谓不勤政爱民,却依然不能包容不同政见,并使得文字狱盛行。

明成祖朱棣虽被后世评价为“远迈汉唐”,却依然把自己的意志融入真实的历史之中,把自己争夺皇位的行为冠之以“靖难”;在诛杀建文皇帝的余党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手软过;甚至留下了针对方孝孺的“灭十族”的历史劣迹。更有甚者,朱棣在自己有生之年,都要拜朱元璋的马皇后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以证明自己嫡子的身份,而自己真正的母亲却一直被后世当作一个迷。

当然这不能说明朱棣的行为有多么为人不齿,性格有多么难以治愈的缺陷。面对中国嫡长制度的封建宗法,明成祖有自己的苦衷,而且以建文帝朱允炆的性格与胆识,论治国绝对比朱棣要差得很多。

朱棣为了治国所达到的呕心沥血,不仅其后世子孙难以匹敌,在中国历史上,怕也很难能找到“出其右者”,也许只有康熙、雍正等君主的勤勉程度望其项背。

但无论如何,即使是朱棣那样伟大的帝王,涂改历史都是难以洗刷的真实存在——赖是赖不掉的!

——那么我们当代的执政者呢?难道真的比历史上的那些帝王圣明吗?

 

第三、出于自保,中国人习惯于有选择地进行历史研究。

历史被扭曲,并非全部是当权者的责任,更有史学家们自身的选择因素。当然更包括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讲忠君爱民,虽然不是在倡导谄媚,但至少在说话的时候,注意自己顶头上司的内心感受,即使如魏征那样直率而且深得皇帝宠信的臣子,得罪了皇帝都要遭受惩罚的,身故之后尸骨未寒就要被唐太宗挖坟掘墓。

即使执政者英明睿智,胸襟坦荡,子民们都难免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推崇对上歌功颂德之言,避免让自己遭遇没有必要的麻烦。

 

这种惯性不会由于改朝换代与历史的推进就会有所改观。执政者与被管理者都不会改变。

 

只看当下会迷茫,放在历史上看问题是理性的,更是无奈的逃避。

但既然是看历史,就需要把历史上所涉及的因素充分考虑清楚,而不去无意识甚至有意识地去忽略掉一些要素。

但出于各种心理因素,我们的学者在研究历史并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对某些因素避而不谈,如此就不会触及本质问题与核心问题。

而某些东西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对现实的影响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我就没有见有哪位学者,在回顾中国当代历史的时候,从未来的视角,哪怕是从当下的视角,去系统阐述78年之前与之后的中国历史,并进行从本源到对比的研究的。

再比如中国为什么要在1978年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尽力确保人民币不贬值,为什么在2001年加入WTO,而七年之后又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又比如随着金融业开放,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节节攀升,却成为以美元结算的一个数字,除了更多地购买美国的国债,把自己的精英输送到美国等国家去,即使发生战争都最终要旗帜鲜明地与美国人保持一致,在历史上一直在帮助的穷兄弟们收到欺负都只有袖手旁观了。

还比如,为什么美国要一年两次地与中国进行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什么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WTO的大门、奥运会、世博会的主办权都朝中国伸出了橄榄枝?是单纯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不再成为睡狮而成为“金砖四国”的领导性力量吗?那为什么中国不管是在进口物资还是出口产品,不管是在海外IPO还是在能源,甚至农产品、水电之类的定价权方面,样样都被牵制呢?

另外,为什么中国保护自己的产业、维持自己的汇率与币值稳定之类的内政,都要被横加指责,竖加干预呢?万隆会议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道已经成为历史吗?

……

视角不同,观点各异。

 

只有当我们放弃那些或有的得失与功名利禄,放弃逢迎拍马的习惯性的思维,把儒家那种愚忠愚孝的负面影响尽量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才能够得到客观而真实的历史资料,并得到真正健康而有价值的历史研究,而非畸形的有功利色彩的历史研究。

 

贾春宝

2010616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