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息,武汉今后将不再成片开发的经适房,今后无论开发什么楼盘,都将采用富人与穷人混居的方式进行。据说这是为了消除“富人”与“穷人”在心理上可能造成隔阂。同时,“富人”与“穷人”混居,既可共同享受小区及周边交通等公共资源,又可保证房屋的质量。笔者认为,其实,没有人永远富有,也没有人永远贫穷,财富是个变量,政府真正需要做的是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岗位,帮助穷人积累财富,鼓励富人回馈社会。
首先要说明两点,一、“穷人富人混居论”武汉不是开先河者。今年3月底,广东东莞倡议开发商在商品房中配建经适房,并可按所占的比例免征开发商应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以解决保障房房源问题。东莞的倡议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第一个疑问,那就是开发商把商品房和经适房掺和着建,有相应的免税政策,肯定不会吃亏。二、“穷人富人混居论”只是新闻卖点。因为在政策上,国家已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可见,实现“混搭”是迟早的事。
以上两个问题搞清楚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明白,武汉这条新闻跟“穷人富人混居”没多大关系,因为这件事说白了就是经适房与商品房混建,根本谈不上什么“弥合富人与穷人的心理隔阂”,况且这种想法本身便非常荒谬,无形中将穷人与富人对立,暴露出政府急功近利的“惰政思维”。为什么说政府有“惰政思维”呢?因为降低边缘地区老百姓的交通、生活成本,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不能靠“迁徙”,而应该通过改善城际交通条件,多给商家优惠政策在城边落户,以方便老百姓购物娱乐,多修建公共福利设施,让边缘老百姓也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
相信很多“穷人”看到这条新闻后,不仅不高兴,反而会绝望。因为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与富人如何相处,有没有隔阂,而是什么时候能有尊严地住进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事实上他们担忧的是,计划要“混居”后经适房或更加商品房化或变成权富腐败的温床。
在商业楼盘植入一定的经适房,以实现“穷富混居”的一个前提显然是:经适房本身必须是名副其实,真正针对穷人“经济适用”的。然而,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很多时候我们实际上并不完全具备。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经适房,从一开始涉及建设的就相当不“经济适用”、动辄便是一两百个平方,严重背离了国家的相关标准,成为充满悖论的“豪华经适房”。另一方面,某些经适房,往往也压根儿就没真正“适用”穷人,或者暗中大量被骗购,或者干脆堂而皇之地成为公务员福利房。这种本就名不副实的环境下,经适房事实上早已与穷人无关,“穷富混居”又从何谈起?如果一定要谈“混居”,那显然也只是官与商意义上的“权富混居”,而非收入差距意义上的“穷富混居”。同时,公众对于经适房的知情、监督难度,势必也有增大之虞——— 一个社区乃至一栋住房,哪些是经适房,哪些是纯商品房,势必更难分辨..... 笔者认为,这种穷富混居,是一种万万要不得的“混居”,是一个根本不值得尝试、讨论的经适房政策,因为它不仅毫无消除隔阂、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或许更会不断加深加重这种隔阂、并恶化公共权力和社会公平正义秩序。有些看起来很美的政策,其实从一开始的思路就已走进了误区。
最后再说说房价,眼下,降房价已渐成趋势,同时,准备抄底的也正虎视眈眈,也许世界杯过后,他们就该发力了,普通购住者一定要保持敏感度,我还是那句话,遇到房价环比8折左右的楼盘就该考虑出手。
现在我要为当初带头降价的恒大鼓掌了, 暴涨的销售额他们尝到了不小的甜头。 他们敏锐的市场策略就不必多说了,我要说的是,他们的决策者真的是很懂政治啊。这一点,任志强们真该学学。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