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即悲剧,餐具即惨剧,本文标题借用一下网络语言。
世界杯足球赛,乃至欧洲各国的足球联赛,国内媒体早已经习惯了使用“豪门”这个词,这种现象似乎也只有中国存在,真正拥有足球“豪门”的国家,很少使用这种具有等级制度色彩的词汇。发达国家与足球豪门有较多的重叠,媚外的心态也通过这种词汇而体现。与崇拜豪门心态相反的是,足球豪门在这次世界杯上的表现大多不好。于是,我们的解说员、评论员那个着急,替豪门辩解、惋惜,替豪门出谋划策,却很少对表现优秀的足球“草根”同样青睐有加,贴心呵护。比方说,同样是一张红牌,落到豪门头上,评论员们便找出种种理由,可判可不判之类,但是,落到草根头上,便轻描淡写、天经地义了。这种心态,不说也罢。
足球豪门为何大多表现不好?解说员、评论员们找出种种理由,最有力的宽慰是,豪门很多都有慢热的经历,因此,这次也会慢热,开始表现不佳,越到后面越是神勇,豪门毕竟是豪门,有历史为证等等。在法国与墨西哥比赛之前,我已料定法国会输(见本人在“围脖”上的发布),我还认为,本届世界杯英、荷、丹、意、法、西、葡、美、希几个豪门能够进入8强的,不超过4个,不知道会不会被我再次言中。欧洲媒体说,欧洲豪门表现不佳,是因为不适应南非的高海拔,而南美国家的球员比较适应。有评论说,本节世界杯“冷门”多次出现,是因为赌球的结果,因为只有“冷门”才会使赌球公司大赚。我觉得,没有确切的证据,这种说法只能姑妄听之。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种观点等于是说中国足坛的“黑”是跟世界足坛学的,那么,中国球迷还有什么可以指望?“黑”的境界不同而已。但是,赌球说不能解释的是,为何阿、巴这样的球队没有出现“冷门”?当然,我们的评论员、解说员在对待欧洲豪门与南美“豪门”上,多少也有点差别。例如,调侃老马的就不少,无奈老马的确有本事,阿根廷就是赢球,老马讨厌美国令某些人不满,最多也只能调侃一下,比方说,编排老马的绯闻轶事,说老马与某球员的女友有染之类。而崇拜欧洲豪门的媒体,连欧洲豪门的场外球员,不能上场的球员都给予很大的关注。
我认为,欧洲“豪门”表现不佳有一个原因不得不重视。“欧猪五国”有四个来到了南非。除此之外,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形势也很不妙。当一个欧洲国家国内因为钱而动荡不安时,它的球队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阴影下的“欧猪五国”加英国表现不佳就很正常,或者说是必然的。至于阿、巴等南美国家,本来经济就一般,老马也正是因为阿根廷经济惨遭美国掠夺而讨厌美国,因此,国内经济形势好不好,对于南美国家足球队的影响,肯定要比欧洲国家小,所以,它们足球队的表现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都是钱闹的。英格兰0:0踢平阿尔及利亚那场球,评论员事后说,这场球在英国创造了几千万的财富,因为大量英国球迷在酒吧看球,酒吧消费之类加起来有几千万。评论员说,平局使得这几千万失去了意义。我想说的是,这几千万根本不是“创造”出来的。世界杯以及所有的足球都不会创造任何财富,只会因为创造了消费需求而实现财富转移而已。与酒吧消费有关的还有一件趣事。荷兰队第二场比赛时,赛场的观众席上,出现了30多个美女。这些美女集中在一起,穿上统一的服装,颜色是荷兰的传统颜色,橙色。美女集中营加拉拉队,自然会吸引很多眼球。但是,人们发现,美女集中营加拉拉队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企图,她们实际上是用这个方法给荷兰的一个啤酒品牌做广告。这让国际足联很生气:我的赚钱权利,岂能让别人沾光?国际足联甚至动用了南非警察对美女们展开了询问。美女们说:她们都是荷兰队的球迷。然而,警察问询发现,这些美女“球迷”并非荷兰人,而是南非本地人。这也好理解,啤酒品牌要借势做广告,也要考虑成本问题。从荷兰雇佣、空运美女去南非,加上住宿费,成本肯定很高,当然不如在南非本地雇佣便宜,反正哪里都不缺美女。而且,南非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就属于荷兰殖民地,渊源不小。但是,国际足联还是很生气,好像被人抢了钱。媒体也义愤填膺地跟着一起指责这种不道德的“偷钱”行为。那么,似乎被抢了钱的国际足联会怎么办?也只能控制电视转播镜头,而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照片呢?国际足联就管不住了,被抢钱多少有点无奈。
世界杯上美女为啤酒抢钱,中国国内也有人为美酒而抢钱,当然,好像与世界杯关系不大。前几日,山西汾酒集团宣布,在西元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汾酒是唯一获得金奖中国白酒品牌。茅台、五粮液实际上在那次万国博览会上,并没有获得金奖,但是,茅台、五粮液在近年来的国内宣传中,都宣称自己获得了巴拿马金奖。对此,五粮液的相关人物说,这种说法不利于行业发展。看得出,这又是一个抢钱的举动。我觉得汾酒的这个做法有两点值得一说,首先,历史的真相是需要的;其次,汾酒与茅台、五粮液所争的,无非都是外国人的肯定。它等于是在说:外国人只是说我好,没有说你好,你却谎称外国人说你好,以欺骗中国人。我觉得中国人真够可怜的,为了争一个外国人的肯定,不惜“相煎太急”。
之所以在说世界杯的时候要“插播”这样一条与世界杯看似无关的国内新闻,是因为,世界杯上也存在这种现象。不管是豪门还是草根球队,解说员、评论说在介绍球员时,都会说到某草根球队有几个“大牌”球员是在欧洲豪门踢球的。这种心态真的与汾酒炮轰茅台、五粮液一样,都是以欧洲肯定为荣,以欧洲肯定为体现价值的标准。这种心态在我看来就是“世界悲”,足球草根国家的优秀球员以到欧洲豪门踢球为荣耀,是一种人才外流。造成这种人才外流的动力是金钱,金钱导致足球人才大都流入欧洲豪门,目的还是抢钱吸金。比方说,广告商、赞助商都去了欧洲了,谁还会给南美的联赛提供大笔赞助?即便有,与欧洲豪门的赞助也不可比。君不见,本届世界杯上,连中国的赞助商都登场了,媒体还引以为骄傲地说了一番。但是,为何中国的赞助商不把大笔金钱赞助给中国联赛呢?当然是中国足球联赛的水平太差。为什么中国足球联赛的水平太差?其实,看看韩国、日本、南美的联赛,就会知道,非豪门国家,抢钱吸金的能力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豪门,即使像阿、巴这样足球水平已经最高的国家,抢钱吸金的能力还是赶不上欧洲,难以成为真正的“豪门”。所以,中国人崇拜足球“豪门”的心态其实就是崇拜抢钱,而且,正是这种崇拜使得非豪门永远抢不过豪门,金钱游戏的规则早已经定了,这就是“世界悲”。
本届世界杯第一轮比赛时,我觉得有一场球挺有意思。法国对乌拉圭的比赛,豪门法国的球员很多都是黑人,草根乌拉圭的球员很多倒是白人或混血。此外,不少草根球队的教练都是豪门教练。这说明,真正的豪门是创造和制定抢钱、吸金游戏的制度,而不一定是某个人种人种或某个国家。掌握赚钱制度的人,把各种各样的人才纳入自己预设的框架,才是抢钱、吸金的本质。只有一流的人才,没有参与制定抢钱制度的特权,也只能像中国球员去NBA一样,属于为他人做嫁衣,个人得点小利。如今,伴随欧洲经济危机而产生的欧洲豪门普遍表现不佳,是否预示着欧洲豪门抢钱、吸金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快到头了?西方文化就是这样:有钱便是一切,有钱便有一切;没有钱,什么都不是。不能参与制定金钱游戏规则的剩余世界——悲。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