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公为私用,监督异常艰难


  十几年前的一次公益捐赠当前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原因在于所捐赠物品疑似被授赠单位某些个人私吞,在于价值值5000万,另外又爆料当初的这次所赠其非情愿,而原本想存在政协,后经过政协人员的劝导才把存字改成捐字。 我关注的不是捐赠品的下落,而是事件背后所蕴含的一些东西。我的感触是权力公为私用现象很普遍,而监督却异常艰难。

  本来宪法规定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服务于人民,而我们看到一些手握权力的官员却公权私用,而且因为权力无边界,还在竭力的扩权,希望权力无空不入,退一步说正当行使公权力而获得利益还没有大问题,但是现在却是为利益而行使公权力,也就是沦为了权为己用,而即使当行为败露后,一般监督也难以奏效,因为监督首先要量出自己的身份,除利益相关者外,没有非凡的勇气是不愿,不敢碰硬,另外即使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都有许多方法开脱,何况一般情况证据并不算很充分,而且举证又异常困难,幸好现在有了新闻媒体这一强大的监督力量,才使得许多事情得以快速解决,然而在我看来媒体能凝聚力量,但这种力量也不是太强大,也未见得每个领域,每个角落都能发挥作用,事实上所谓的调查等等环节还需要整顿,更重要的这种体制注定你很难从根本上撼动,去改变,只能解决一个个幸运的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