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赢周刊:做心灵贵族,不做金钱奴隶


"赚不赚钱都一样自由。"他更崇尚的是"心灵贵族"。

 

  信力建档案:

  出生:1956年

  属相:羊

  最向往生活:本真生活

  职务: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赚钱的最大价值:回到生活的本真

  从1973年务农到1975年应征当兵,再到1978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省电力局,随后调到广东省工商银行,1989年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信的经历都一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所走过的每个历程都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但他能始终平和。

  信对自己目前的生活评价是:潇洒和自由。从改革开放的最初时期,许多人开始盲目地赚钱,到现在许多企业家又盲目地投资,他认为"中国人现在穷怕了,许多人都为了钱,已经偏离了生活的本质,道德的缺失和强势的凌驾使人失去了许多本真的东西。""有钱人往往为了一点既得利益,不懂处理利益关系,到处持强凌弱,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他却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赚钱的最大价值是,回到生活的本真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他获得自由,得到满足。

  人生的理想境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信力建的理想世界中,他始终坚信这样的人生信条。所以,他名下除了幼儿园和各类中小学校,还拥有老人院和儿童福利院。他认为人首先要学会独善其身,后才会齐家治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资源的优化差异,这种优胜劣汰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成就了一部分人,使他们先富裕起来。于是便需要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来引导。他说这种行善并不是虚伪,而是体现了一个人在赚钱之后如何合理分配和运用,而他所有经营的福利院和养老院都是这一信条的体现,并非是虚伪的行善。

  "钱是让我们走向自由的一条道路"因为有钱,所以在物质上可以任意选择,这就是一种自由。"但我并不去刻意追求什么,穿的和吃的都很随便。"就像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无论走到哪里也只带上一部手机和一个钱夹。早上游水,10点到公司,中午小憩片刻,下午看报纸,5点半准时下班,然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他认为自己已经'不逾矩'了。

  推荐理由:无论贫富,信力建始终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观,在今天不断追求金钱为目的的社会中,许多人都还不能清楚地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赚钱,赚钱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信力建却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对"我是谁?""我要什么?"和"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诘问有了准确的回答。(《赢周刊》:罗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