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日本 东京(六)


    每天都能在酒店附近发现新事物。原来酒店隔壁就是个卖场,只怪招牌太不显眼了。上楼逛了逛无印良品,价格跟国内差不多,衣服质量的确没的说,虽然一部分打着M I C,但到日本的质量的确和国内版不一样。唉~并未在卖场逗留很长时间,我们三人从新宿车站乘坐JR到代代木公园。新宿离代代木非常近,2、3站就到了。出站就被浓厚的青春气息所包围,这里因为有著名的东京“动批”代代木市场,后面会有介绍。在通往明治神宫的必经之路,神宫桥上,我们被震到了,奇装异服都算文邹邹的词汇。年轻人也太过了吧?其实,一些日本年轻人每当周末,带着音响,穿着自制的各种服装Cosplay,聚集到这里唱歌跳舞,形成原宿一带的特色,引得许多外国游客围观,成为东京旅游一大景观,他们不在乎外国人拍照,甚至很愿意外国人为他们拍照。对了,原来离万圣节不远了。日本人爱过西方节日的习惯是由来已久的,所以也不足为奇了。街头艺人,原创歌曲很动听,而且一人控制两种乐器。看吧,都是些“怪人”,热爱Cosplay的“怪人”。仅仅过了桥,好像立马就变成了另一个世界,身后是熙熙攘攘的年轻人群,眼前便是寂静的明治神宫。一个是赞叹人们对于规矩的严格遵守,一个是感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这里便是代代木公园的入口。神宫内有南、北、西3条参拜道,从南面参道进入,经神宫桥向前,可以看到两旁高大绿木掩映下的12米高、两柱间距9.1米、柱径1.2米的牌坊,这就是日本最大的木制鸟居,属于“明神鸟居”的型式,鸟居的支撑木柱来自台湾丹大山,是树龄1500年的珍贵扁柏。
是不是的就有皇室的小屋。可巧赶上了明治神宫的菊花展,开展第一天。

离明治神宫越来越近了。

明治神宫坐落在东京都涩谷区,地处东京市中心,占地70公顷,紧挨着新宿商业区,占据了从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间的整片地带,是东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块绿地。明治神宫于1920年11月1日启用,是供奉明治天皇(于1912年过世)和昭宪皇太后(于1914年过世)灵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明治天皇将神道定为国教,由政府控制,所以政府对明治神宫的修建非常投入,从全国各地和朝鲜、台湾运来365种12万株树木种植其中(经1970年调查,因为有的种类不适应东京气候而死亡,目前的数目为247种共17万株)。神宫前南北参道交会之处的大鸟居(日式牌楼),是日本最大的木制鸟居;高12米,两柱间距9.1米,柱径1.2米,属于“明神鸟居”的型式。原始的鸟居在1966年(昭和41年)因遭雷击而损坏,现存的鸟居则是在1975年(昭和50年)间以台湾丹大山树龄1500年的扁柏,依照1920年(大正9年)的形制与寸法重建而成。1945年4月14日,明治神宫的主要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1958年11月重新建造完成;现在其南部地带改为代代木公园;西部由市民捐款建造一个棒球场——明治神宫棒球场;南面围墙外是著名的表参道,对面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修建的船形体育馆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在明治神宫,许愿有两个地方,一是宫内,二是宫外绘马所。相传,日本最早朝拜许愿,都是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根本无法享受这一殊荣。因为要向神宫敬献一匹額头高大的骏马,方可许愿,一般老百姓哪有这种宠物。后来慢慢由木制马、绘木马改为巴掌大的小木板马式挂牌,才使上流社会朝拜许愿习俗流传到民间。现在在绘马所可看到绘马亭已里三层外三层挂满许愿牌子。到一定时间,该所工作人员就会回收一次。光顾这儿许愿的人有日本人,也有众多外国人。
明治神宫的婚礼仪式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风景,因为这里举行的婚礼是日本最为传统的,最正宗的,也是最体面的。这种“神前结婚式”吸引着日本上层社会人士。在本殿庭院里种植着两棵连在一起的夫妻树,这也是此地之所以吸引新人结婚的原因之一。日本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白色丝绸和服原本是18世纪和19世纪日本武士结婚时新娘所穿的礼服。传统的日本婚礼上,新娘的头发应该挽起来,用龟壳梳子束紧。新娘子的脸用脂粉画得雪白,头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新郎穿黑色丝绸和服,手持白色折扇。这是第二拨。这是第三拨。我们除了赶上菊花展,赶上若干拨婚礼,还赶上了日本的七五三节,日本最传统的儿童节。

七五三节是日本独特的一个节日。日本神道教里有一个习俗,新生儿出生后30至100天内需至神社参拜保护神,到了三岁(男女童)、五岁(男孩)、七岁(女孩)则于每年的11月15日(明治维新前是农历十一月十五)再去神社参拜,感谢神祇保佑之恩,并祈祝儿童能健康成长。

七五三是一般家庭到神社里参拜、祈福的日子。从东京地区传到关西,渐渐地,全国就开始用这个名称。除了小朋友的年龄是节日的一个特色之外,“衣着”也是另一项重点,举例来说,3岁女孩身着和服并在外边加一件红色披风;7岁女孩只穿和服;而现代的男孩大多以西装为主。由于传统上小孩在七五三这天就是拿掉腰带开始扎束带的日子,所以也称为“束带祝贺”,同时也祝福男孩进入可以开始穿和服裤的阶段。

看着这么多可耐的乖宝和和睦的家庭,内心涌出一种真切的感动。

从神宫出来便看到一座会所,气场都让人感觉到跟“三合会”类似的社团有联系,呵呵~再次穿过神宫桥,便要经过“动批”,才能到通往皇居的都营地下铁。这里的货的确和动批有一拼,而且也太闹腾了。终于穿过了“动批”,突然发现这里挂着品川牌照的汽车有很多,看来这是个富人喜爱来的地方。扭蛋机,日本街头随处可见,这个尺寸是非主流,太大了。暴力熊么?这里其实是通讯器材商场。因为路太堵,这辆挂着品川牌子的lambo随着我们走了一路。车主打扮的很是那么回事儿。Cosplay的辣妈和宝贝儿们。路易威登+Lambo,“驴”+“牛”?!反毛皮贸易大游行。一路都有警察在一旁,游行队伍秩序井然。不是F uck,进地铁站了好安静的环境啊,皇居周围就是不一样。同样的地理含义,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总是人潮攒动。在等同事“唱歌”的时候,我独自坐在长椅上小憩。心里踏实了,也静了。或许,再来东京的时候,会拿出一整天在这里安安静静地坐一天,什么都不想。额......同事回来给我看着这个......广场上还有楠正成像。楠正成,武士道精神的典范,一位著名的保皇派。楠木正成(楠正成)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倒幕英雄,元弘之变后响应后醍醐天皇倒幕号召,揭竿而起。虽说是倒幕英雄,楠木也数度与北条氏的幕府军激战,但基本上都是被动挨打,而真正推翻镰仓幕府的主要为攻破京都六波罗探题的足利尊氏和攻陷镰仓的关东军新田义贞,楠木更多的是扮演勤王的角色。镰仓幕府推翻后,足利尊氏因不满亲政的天皇而倒戈,楠木虽曾一度击溃足利大军,但在凑川合战中楠木和新田联军战败,楠木自杀。为他铸铜像与其说是表彰其忠贞报国还不如说是表彰他捍卫皇室的功劳以示后人。
从广场过一条马路就是皇居了。其实皇居没什么可看的,除了离得远之外,这里实际上也没什么景致。

所谓皇居,是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宫殿。由于古代日本没有“定都”的想法,所以皇居的位置经常变更,几乎都是以该天皇的即位地为国都,并以该天皇原本居住之宫室为皇居。

现在所称的皇居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即原江户幕府历代将军所居住的江户城;在此之前,历代天皇长期以位于京都的宫殿(今京都御所)作为居所。

明治天皇登基后,下诏将江户易名为东京,皇室与中央政府自京都迁移至江户,江户城则成为天皇的居所。之后的历代天皇皆以江户城作为皇居。1888年至1948年间,皇居的正式名称是“宫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居曾因美军对东京的轰炸行动波及而烧毁,至1968年依据原貌重建。

皇居的大部份地方均不对公众开放,只有东面的皇居东御苑开放予游客参观。皇居内部每年开放两次,分别在天皇诞生日及新年的次日(1月2日)。皇室的事务及皇居的管理均由宫内厅负责。虽然皇居的位置邻近东京交通枢纽之一的东京站,而东京又有极为绵密的地下铁路网,但并没有任何一条铁道或公路穿过皇居的地底下。

 皇居二重桥

皇居前的碎石路。寓意前辈的路不好走,的确不好走,很软,很费劲。不过现在修了一条平坦的小路,这是因为以前经常有游客向导游反应路太难走,而且小石子容易进入鞋里划破脚趾头。导游就把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了,相关部门真的修了一条小路方便游客行走!从皇居穿过几条街区,又坐了两站地铁才到在皇居就能看到的东京塔。此时已经傍晚,东京塔也亮起了景观灯。

我们除了地铁口之后,在附近的寺院稍事休息,便奔向了东京塔。

东京铁塔,正式名称日本电波塔,位于日本东京港区芝公园,是一座是以巴黎埃菲尔铁塔为范本而建造的红白色铁塔,高333米,比埃菲尔铁塔高出13米,是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铁塔。由建筑师内藤多仲与“日建设计株式会社”共同设计。重4000吨,与重7300吨的埃菲尔铁塔相比重量大幅减轻,开工于1957年6月29日,1958年10月14日竣工,12月7日正式公开,12月23日举行竣工仪式,开始了正式营业。三分之一用于建塔的钢铁来自韩战时被破坏的美军坦克的废铁。灯光照明由世界著名照明设计师,石井干子设计主持,照明时间为日落到午夜0点之间。灯光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橙色。塔在150米处设有大瞭望台,249.9米处设有特别瞭望台,可一览东京都内景色,晴朗之日可远眺富士山。除发送电视、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波外、还在大地震发生时发送JR列车停止信号,兼有航标,风向风速测量,温度测量等功能。铁塔正下方建有四层的东京铁塔楼,除设置了通往展望台的出入口外,还设有东京铁塔水族馆和各种纪念品的小卖铺。

游览指南还有中文,不错!不错!从这里上150米处的大瞭望台,如果还想上250米处的特别瞭望台的话,还要再花钱(具体多少钱我忘了)。既然来了就要上到最高!250米特别瞭望台的东京夜景。150米瞭望台的东京夜景。这里是情侣们热衷的地方,尤其是250米的特别瞭望台。那一对对亲密伴侣看着窗外如繁星般的城市,互相倾诉着爱恋。我们自有我们的乐趣,哈哈~从东京塔下来,在4层的综合区休息了一下,便坐车去到必来的秋叶原。收获嘛,当然有很多,物质上是同事买了一个PSP3000,可惜此时的系统版本已经到了6.00,到现在无法破解,杯具了!秋叶原只上了一张图片,其实这地方比中关村大点儿,东西丰富点儿,选择多一点儿,只需好一点儿,更加吸引人一点儿而已,哈哈哈~

一个星期的日本之行在第二天晚上八点正式结束,回程当天我们在上野站寄存了行李,冒雨逛上野农贸市场,哈哈,别说,收获还真不小,七七八八又买了一堆小玩意儿。从上野车站坐京成特快奔机场,虽然身体非常疲惫,但是我们在车上依然兴致盎然地聊着一个星期的收获。或许,每年10月都将成为我的日本季。